東南網11月2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陳智勇)11月19日上午,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廈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為全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副省級城市。這也是繼1997年獲評首批“國家環保模范城市”、2016年在全省率先獲評“國家生態市”后,廈門市獲得的第三個國家級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性榮譽。
與此同時,廈門市同安區、翔安區雙雙獲得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榮譽稱號,標志著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覆蓋;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思明區人民政府鼓浪嶼街道辦事處分別獲評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
一項項榮譽是對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的最佳肯定,也印證了“高素質高顏值廈門”的美好生態圖景。據介紹,這些榮譽得益于歷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五位一體”建設全過程。其中,“廈門后花園”同安區緊盯“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三大戰略任務,以打造生態人文名勝區為目標,走出一條具有同安特色的生態文明之路。全市最年輕行政新區和“跨島發展”主戰場翔安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闊步邁向“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鼓浪嶼街道圍繞“歷史國際街區+當下真實社區+著名旅游景區”定位,不斷提升城區品質,讓鼓浪嶼的美360度無死角。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則持續深入開展湖區治理與生態保護建設,成功將昔日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變身為“都市綠肺”“城市會客廳”,成為我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優秀典型。
記者從廈門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歷屆市委市政府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堅持“生態優先”為指導思想,制定頒布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等30余部與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保護有關的法規規章,為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馬尾出臺政策打造雙創“國字號”基地2021-09-06
- 再添“國字號”招牌 漳州榮膺國家節水型城市2021-01-18
- 市政協委員:多措并舉打造“國字號”文旅招牌2021-01-06
- 福建12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國字號”:“小巨人”,塊頭不大能量大2020-12-09
- 泉州市5家企業入選“國字號”綠色制造2020-11-17
- 喜添“國牌” 三家廈企獲評“國字號”示范平臺2020-05-12
- 南平光澤松溪再添“國字號”招牌 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2019-11-26
- 福建體育產業再添兩家“國字號” “體育+”出來的效應2017-07-14
- 太美了!這19個景區剛剛飛升“國字號” 看看我們“大胡建”哪里上榜了~2017-04-05
- 福建這32個村升格為國字號啦!瞧瞧有沒有你家2017-04-0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華廈眼科A股成功上市,開啟守護全民“全生命2022-11-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