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管軒 李幼君)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史力行,以行踐知,廈門火炬高新區把黨史學習和為企業辦實事結合起來,問需于企,促企發展。日前,《廈門火炬高新區進一步推進企業提質增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發布,圍繞鼓勵做大做強、鼓勵智能制造、鼓勵產融結合等三大方面,有效推動高新區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此次政策呈現精準聚焦、力度空前、申報便捷等特點。新政策由原《廈門火炬高新區推進工業企業智能制造的若干措施》《廈門火炬高新區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稅收信用貸款的若干措施》等2項政策集成為1項政策11條措施,11條措施均為聚焦企業提質增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扶持力度方面,政策預算2億元,較原政策提高33.3%。此外,相關政策全部線上受理,11條政策措施中有8條措施免企業申報。
“政策旨在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高新區、福建省、廈門市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鼓勵智能制造方面的相關舉措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措施》新增鼓勵企業智能化改造、鼓勵智能制造服務商集聚高新區等內容,加速企業向智能制造升級。值得一提的是,該項政策還在全市創新提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鼓勵企業開展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評估,打造一批具有柔性、智能、精細化生產能力的示范工廠;引導龍頭骨干企業建立國際一流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按照“燈塔工廠”評選標準打造智能工廠。這一舉措可謂力度空前,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1000萬元補助。
圍繞鼓勵做大做強,《措施》提出鼓勵企業擴大技術改造,在原有政策基礎上作出修訂,新政策不設置“稅控”、不設置補助上限,對設備投資500萬元以上(含)且已申請市級技改政策的工業企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可按照市、區兩級補助總額不超過該企業2021年度設備投資總額的10%予以補足。此外,還新增條款鼓勵小企業上規模、支持企業增產增效。
在鼓勵產融結合方面,《措施》通過鼓勵金融機構集聚高新區、鼓勵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優化“稅易貸”金融業務等具體措施,引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助力企業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火炬高新區經受疫情和壓力大考 主要經濟指標逆勢增長2021-01-25
- 廈門火炬高新區成福建省首個企業數破萬的開發區2020-12-09
- 全省開發區“大考”廈門火炬高新區獲雙料冠軍2020-11-12
- 廈門火炬高新區:“三鏈融合”,助力企業加速跑2020-08-24
- 廈門火炬高新區“雙創”工作再獲國辦點贊2020-05-11
- 廈門火炬高新區首批“免企業申報”政策扶持資金撥付2019-09-16
- 廈門火炬高新區簽約23個項目 投資額約220億元2019-09-09
- 廈門火炬高新區推行“免企業申報”政策兌現服務2019-08-20
- 廈門火炬高新區3家企業獲全國人工智能競賽大獎2019-08-11
- 廈門火炬高新區上半年經濟成績單搶眼:高質量發展舞龍頭2019-07-2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探索大型商圈消防安全管理新途徑 廈門消防構2021-06-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