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市人大創新預算監督方式 管好政府“錢袋子”
【核心提示】
昨日,市人大常委會自主研發建成的“廈門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實現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重要突破。這是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和“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要求的具體舉措。在省人大財經委、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的有力指導下,在市財政局大力支持下,該系統的正式上線,意味著廈門走出一條具有特區特色的預算監督新路。
“廈門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平臺頁面。
市人大常委會預算聯網監督平臺。
“廈門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平臺首頁。
強化預算約束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詹文 圖/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提供)“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平臺堅持為我所需、自主研發、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它的上線是建立公開透明預算制度的有效舉措,是創新預算執行監督方式的有益探索,對于市人大常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管好人民‘錢袋子’,強化預算約束力,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東說。
“建立聯網監督平臺,只是第一步。”陳家東表示,今后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強化系統運用、做好服務保障、深化功能拓展,充分發揮系統作用。
要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促使政府把預算編制好、執行好,把財政資金管理好、使用好,保證財政收入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基礎在聯、關鍵在用。市人大將通過線上監督與線下監督相結合,一般監督與重點監督相結合,提高審查監督效率。對發現的問題緊盯不放,將監督壓力傳導給工作部門,轉化為整改的動力,發揮預算聯網系統效能最大化。
市人大將加快橫向聯網,逐步將聯網監督的范圍擴大到審計、國資、社保等部門,同時推動政府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共享平臺建成并接入系統。加強上下聯動,繼續指導幫助有條件的區開展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共同推進全市各級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強制度建設,健全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工作機制,細化監督流程,規范系統使用管理。
數據公開透明確保政府的錢都在陽光下運行
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到底是什么?通俗說,就是人大通過監督,替全體納稅人管好政府“錢袋子”。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便是“聯網”。沒聯網前,人大監督政府的“錢袋子”,主要靠人工、紙質報表。效率低,不及時,呈現的內容也有限。聯網后,效率大大提高,人大直接進入財政系統,實時監控監督每個數據。
早在2015年,市人大就已率先在全省實現預算聯網監督,一條線接入,從“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直接查詢、分析“錢袋子”。經過幾年探索,昨日上線的“廈門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實現了更大創新和突破。
以前,人大雖能通過后臺接入財政系統,察看數據信息,但那系統是財政部門自己的系統,雖然功能也很強大,但它的呈現方式主要是為了便利財政工作的開展。此次上線的系統,完全是為監督而開發設計。
這套系統涵蓋了政府所有賬本,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政府性債務等,貫穿于編制、執行、調整和決算等預算管理全過程。覆蓋市級106個部門、573家預算單位的收支信息。
政府的“錢袋子”完全透明地呈現在監督者面前,每一分每一筆,錢從哪里來,又去了哪里,全鏈條全過程跟蹤,一目了然。完全不需要人工,系統實時把財政系統的海量數據自動抓取,清理歸集運算,生成人大監督的數據庫。大數據分析后,還會直接進行比對,和去年同期比,和上個月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幅是多少。
11個功能模塊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記者昨日在現場點開該系統,透過聯網平臺,清晰地看到政府錢從哪里來,如稅收、非稅、土地出讓金為主的政府基金、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以及社會保險基金和政府債務有多少進入政府口袋里。
系統以“更直觀、更全面、更準確、更及時”地創新了預算監督方式,可謂監督新利器。結合人大代表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設置了八個方面的專題分析。“當這些數據清晰明了展示出來后,不但方便了監督,還便于人大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哪個行業增幅快或是后勁不足,人大可及時開展相關調研,總結成功經驗,及時尋找問題,增強了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陳永茂說。
該系統對接了市財政局9個業務系統,橫向聯結人民銀行國庫信息處理系統、市場監管局工商法人登記庫和組織機構代碼庫等部門數據。共設置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財政轉移支付、部門預算、專題分析、政府預決算審查、部門預決算審查、宏觀經濟、人大業務知識庫、代表服務和綜合智能檢索等11個功能模塊。
陳永茂說,目前,我市通過預算聯網監督,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方式已實現“四個轉變”:從線下監督向線下監督與線上監督相結合轉變;從事前、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轉變;從時點監督向全口徑全過程動態監督轉變;從單純審閱報表監督向大數據綜合分析監督轉變。
【聲音】
構建人大預算
聯網監督的“廈門樣本”
廈門大學財政系副主任、教授、博導劉曄說,長期以來,我國預算監督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特別是還缺乏對預算執行過程的實時動態監督。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這套聯網監督系統,采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分析模型的聯網監督模式,不僅加強了預算執行的監督,更能夠通過有針對性地分析來輔助和支撐決策,這套系統在全國來說也是非常富有特色的,可以稱得上構建了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的“廈門樣本”。相信隨著系統的運行,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預算監督工作在現有基礎上將會更上一個新臺階。
除監督政府賬單
還監督績效單
市人大代表、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曹艷杰說,對人大代表而言,該系統最大限度消除預算審查中的專業壁壘,代表可隨時查看,為發言和提議案提供了更充實更及時的材料佐證,確保代表議案的高質量。
該系統是人大規范政府全部收支行為的眼睛,實現了預算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和全方位監督。尤其對于政府全部收入而言,不再有監督盲區,政府每一筆錢也花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大代表可以利用聯網平臺實時查詢預算資金使用軌跡,使財政資金雁過留聲。
該系統加快推進了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目標的轉變。作為人大代表不僅關注政府有多少錢,花在哪里,同時也關注政府做了哪些事情,完成多少工作任務,事情做得如何,效果怎樣。比如,政府每年拿出相當的養老補貼給民辦養老機構,我們不僅僅重視補貼多少錢,增加多少養老機構,更關注有多少老人能住進養老院,養老院入住率是多少。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大“不見外”教授潘維廉 重走中國看變化2019-07-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