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舊廠房變身影視文創園 集美欲打造“全域影城”
林超賢執導的電影《緊急救援》在集美龍舟池舉行開機發布會。
海峽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宗琴,實習生林燕萍,通訊員吳清華)前不久,電影《緊急救援》在集美龍舟池舉行開機發布會,并在集美航海學院取景拍攝,演員彭于晏、辛芷蕾等現身集美。
其實,對集美來說,這不是第一次有劇組前來取景了。從《我的早更女友》《重返20歲》《夏末未至》到《西虹市首富》等,在許多影視作品中你都能尋到集美印跡。近些年,集美憑借優美的自然環境、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日益成為影視劇取景的熱門選擇。其中位于集美銀江路的“集美集影視文創園”,可謂集美發展影視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
集美集影視文創園是首家以影視為主題的文創園,引入“一園多區”新模式,2017年被評為福建省文化產業重點園區。然而多年前,這里卻是被歷史淘汰的舊工廠,隨著集美區影視產業不斷發展,舊廠房“換新裝”,被重新賦予使命,為集美區發展影視產業服務助力。
舊工廠變身文創園
電影《西虹市首富》里有這樣一幕,夏竹的前男友為王多魚打造了一個“王總好”的園林。其中,幾個高大的“園林人偶”鞠躬敬禮的造型讓觀眾印象深刻。走進集美集影視文創園,便能看到電影里的這些“園林人偶”在園區里“鞠躬敬禮”。據園區人員介紹,《西虹市首富》電影中,不少道具都是在該園區里制作的,包括該劇的開機儀式也選擇在此地。
2015年,集美區與廈門廣電集團合作打造的集美影視產業基地落戶于此。該園區總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園區的前身是個雨具廠,一個時代過去留下的‘骨骼’被重新利用。”園區相關人員說,利用舊廠區的特色,將其改造成為攝影棚、展覽室、工具間等,同時,這里也是廈門市影視產業總部園區。
目前,該園區按著“一園多區”的規劃布局,以“影視商務”與“影視文創”為依托,聚合“影視+旅游”“文創+休閑”“產業+孵化”元素引入多元化園區業態,吸引兩岸優質影視企業進駐。同時,園區以“廈門市影視產業總部園區”為產業基礎運營平臺,延伸上下游產業鏈,以“影視招商”“影視服務”“影視文創”三大核心板塊拓展業務,力爭將該地打造成為廈門影視旅游文化新地標。
打造完整影視產業鏈
2016年以來,到集美取景拍攝的影視劇組有近200個,入駐到集美集影視文創園區的影視產業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00家,集美越來越受到影視行業的重視和青睞。
集美集影視文創園是集美發展影視產業的一個典型。近年來,集美區整合轄區資源,推出系列扶持政策,讓集美影視產業成為推動“雙千億”提出的“6+7”工作中“文化創意與旅游”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2015年,集美區就率先出臺了首個區級影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內容涵蓋劇本到拍攝、制作、發行、版權等各個影視產業環節,為吸引更多劇組來廈提供政策保障。為推動區域影視產業發展,接下來,集美區還將借鑒集美集影視文創園的改造模式,把杏林一處具有良好條件的舊廠區,改造成具備高標準攝影棚及影視配套設施的影視基地。
目前,在集美區除了有集美集影視文創園外,還搭建了外景區、攝影棚區及酒店、住宿、餐飲等綜合配套服務區,并參與投資制作影視作品,打造完整影視產業鏈,讓集美成為“全域影城”。
如今,集美“天然攝影棚”逐漸名聲大噪。未來,還將依托攝影棚基地、軟件園三期、集美新城形成影視產業服務基地核心區,結合集美的工業區、高校等地,形成“一軸兩翼三區八景”的總體布局,力將園區建設成為國內首個現代綠色影視拍攝基地。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集美區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2019-03-15
- 廈門集美:出臺新政促進影視產業發展2019-03-08
- 集美杏前路高架入口處小車突然起火 消防緊急撲滅2019-02-28
- 免稅標準提高 廈門集美小微企業點贊稅改2019-02-21
- 別開生面精彩紛呈 人文集美引來眾多游客2019-02-11
- 集美起步區、集美區濕地公園……馬鑾灣建設者交出亮麗答卷2019-01-28
- 一流營商環境提升新城魅力 集美區切實提升百姓獲得感2019-01-18
- 一分鐘可“吃掉”一張床墊 集美首個大件廢棄物處理廠投入使用2019-01-09
- 荒地上建起的廈門軟件園三期 成為集美區創新創業的熱土2018-12-18
- 全省首個商事登記行政爭議聯合調處平臺廈門成立2018-12-1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