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市圖書館兩個館區 國慶假期接待讀者超19萬人次
-假期到市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館區充電的市民,學生和上班族居多。
-市圖書館集美新館每天吸引了上萬名讀者,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圖書館供圖
海峽網訊 (廈門晚報 文/記者 龔小莞 通訊員 李穎圖/劉東華)今年國慶假期,到圖書館伴著書香過節,享受“文化大餐”,成為許多市民青睞的休閑方式。
來自廈門市圖書館的數據顯示,10月1日-7日,市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館區接待讀者85420人次,外借圖書數量合計67016冊。而剛于10月1日試開館的集美新館更是成了“網紅”打卡地,接待讀者108796人次,外借圖書數量合計58170冊。而2017年國慶假期,文化藝術中心館區接待讀者80055人。因此,今年兩個館區的讀者總數和外借圖書量同比都顯著增長。
集美新館
市民爭相體驗高大上的場館有些連續七天來“打卡”
1日上午9點不到,市圖書館集美新館門口就已排起百米長隊。據統計,當天共有20648名讀者來到現場。隨后的幾天,場館也天天爆滿,每天都吸引了上萬名讀者,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大家爭相前來體驗新館內部高大上的設施,以閱讀的方式歡度國慶假期。
作為福建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市圖書館集美新館設計藏書總量達300萬冊,還有分級閱讀的少兒借閱區、全智能服務的自助圖書館、影音體驗、多媒體互動、學習交流室等特色服務區域。溫馨優雅的閱讀環境,豐富有趣的特色服務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家住集美的市民阿藍說,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的圖書館,真是愛書家庭的福音,自己感覺很幸福。2日,她帶著上小學的孩子來到圖書館,特意讓孩子穿上學生禮服、戴上紅領巾,收獲了一種由內而外的感動。市民安妮說,在這么高大上的圖書館里看書是一種享受,報刊閱讀區的桌子桌面傾斜45度,人性化的設計讓閱讀更輕松。假期她連續7天都到圖書館打卡,取一本喜歡的書或者雜志,靜下心來享受假日里的美好。
本報和市圖書館聯手舉辦的晚報讀者“試讀員”體驗專場活動也吸引了許多讀者爭搶名額。1日和2日下午,各有50名幸運讀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體驗了圖書館的特色區域,并獲贈返程地鐵票和集美新館開館紀念版文創手提袋。大家對于圖書館的環境和智能化設施都贊不絕口。
文化藝術中心館區
拖家帶口“泡”在圖書館里假期沉下心來學習充電
國慶假期,盡管集美新館分流了不少讀者,但是位于文化藝術中心的市圖書館,仍然是市民學習充電的好去處。記者了解到,假期到圖書館的市民,學生和上班族居多。
有三名結伴而來的初三女生告訴記者,假期她們基本上每天都到圖書館復習功課、閱讀書籍。
圖書館的中庭很受讀者歡迎,這里綠化好,環境優美,還有一片小竹林,這里的座位堪稱VIP專座。坐在竹林里看書的林女士說,利用國慶假期來充電,也是一種比較休閑的方式,這里環境好,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呼吸新鮮空氣。她從事房地產財務工作,借閱的主要是經濟類的書籍,有時也會重溫一些學生時代看過的中外經典文學名著。另一名在竹林復習和閱讀的高二學生小趙說,室外空氣好,累了可以看看周圍的綠色植物,有利于緩解疲勞。
閱覽室內,讀者或在書架前專注找尋書籍,或手捧一本書細細品讀,偶爾發出唰唰的翻書聲。從事電子類產品開發的唐先生正在尋找跟專業相關的書籍,而他的孩子在少兒閱覽區看書。唐先生說,假期一家人除了旅行,其他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大人充電,小孩也增長見識。
從事新媒體工作的黃女士一口氣借了十多本書,有她和女兒喜歡的推理懸疑類小說,也有她丈夫喜歡的人物傳記。國慶假期的前四天,她和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一起看完了十幾本書。“節假日不想出去跟人擠,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在家看書。”她說,旅游和看書是她的兩大愛好,假期看書有利于沉下心來,調整好狀態,假期過后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俄羅斯或將取消文化藝術類出版物的年齡限制2019-03-24
- 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配睡眠艙2019-03-21
- 廈門市圖書館發布2018年閱讀大數據 文學類讀物依舊獨領風騷2019-02-22
- 掃二維碼 最新電子書免費看2019-02-18
- 福建首家景區內圖書館開張2018-12-18
- 臺圖書館被谷歌地圖“正名” 綠媒又心塞了2018-12-13
- “洪卜仁與廈門市圖書館”展覽拉開帷幕 講述70年深厚友誼2018-12-03
- 臺灣閱讀節走向戶外 讓森林成為圖書館2018-12-03
- 廈門一圖書館規定12歲以下“禁入”成人區 這樣的“一刀切”你咋看2018-11-22
- 2018全國少兒閱讀峰會在福州舉辦 探討新時期少兒閱讀推廣2018-10-2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