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湖里區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小病不出小區
“以前最怕頭疼腦熱,去醫院耗時費力,有時還得讓孩子跟著忙活。現在有了小區衛生服務站,下個樓就能看病拿藥。”3日,家住湖里區禾山街道禾山社區龍湖花園的廖大姐感覺血壓不穩,在家門口測量血壓并就診拿藥。
從“患小病上大醫院”到“家門口尋醫問藥”,這個變化得益于湖里區利用社會力量建設小區衛生服務站。去年以來,該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篩選符合條件的內科或中醫診所入駐小區。據悉,診所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管理關系,按照統一規劃建設、統一人員準入、統一業務管理、統一藥械購銷、統一財務監管、統一績效考核和財務獨立核算、責任獨立承擔等“六統一兩獨立”的模式改造成小區衛生服務站,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不足的問題,為轄區群眾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
“我們的構想是建設以大醫院為基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小區衛生服務站為延伸的三級醫療資源覆蓋網絡。”湖里區副區長洪耀同說,區里共有5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小區衛生服務站,目的就是通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大醫院聯結,完善小區這個末端的醫療服務能力,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
今年6月12日,雪梅中西醫結合診所成為龍湖花園小區衛生服務站試點。“龍湖花園是安置房小區,很多是原來的枋湖村村民。”禾山社區工作人員說,“小區老人和小孩多、醫療需求大,雪梅中西醫結合診所過去一直在枋湖村服務群眾,深受大家信任,因而被引進到小區開設衛生服務站。”
作為湖里區第一家試點,龍湖花園小區衛生服務站租用業委會約60平方米的活動場所。服務站有診室、藥房、治療室、處置室,配備氧氣瓶、急救箱等設施。
高雪梅和丈夫陳贊發是服務站的醫生,此外還有一名護士。“我們已經有17年的從醫經歷。”高雪梅說,“服務站每天都有病人,已服務200多名病人。”
盡管經營狀況一般,但他們堅持上門為年紀較大或長期臥床的病人服務,并對慢性病患者實施預防和治療。家住金枋世家小區的林先生很感謝小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母親80多歲了,獨自住在龍湖花園,服務站醫生常到家里給老人看病。”
湖里區衛計局局長王萍表示,下一步將強化大醫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小區衛生服務站的銜接,同時從專家轉診、專家到小區義診等方面入手,加強居民對小區衛生服務站的黏性。
目前,該區已建成龍湖花園和達嘉馨園2家小區衛生服務站,另有19家已選址并正在建設中,力爭到2020年底全面覆蓋城區居民小區。(記者 潘抒捷 廖麗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組建醫療健康管理集團2019-03-29
- 八部門聯合重拳整治醫療亂象2019-03-22
- 多部門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打擊醫療騙保等行為2019-03-22
- 福州馬尾整合三鎮一街醫療資源 構建三級診療制度2019-03-19
- 東海證券:關注業績超預期且估值合理的醫藥股2019-03-18
- “榕醫通”實現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全接入2019-03-11
-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推進分級診療制度 助力破解“看病難”2019-03-09
- 18部門發文促公共服務 2020年生活將發生這些改變2019-02-21
- 福建部署衛生健康四大重點工作 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2019-01-23
- 福清提升醫療基礎設施 去年實施39個“補短板”項目2019-01-1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