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開展小作坊示范創建工作 小作坊改造告別臟亂差
整改后的翔安順順宏糕餅店,工人統一著裝。
整改后的翔來財豆制品生產加工廠,環境干凈。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廖閩瑋)昨日,廈門市15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作坊主獲頒了一個獎――“2017年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示范點”。
2016年以來,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小作坊示范創建工作中表現良好,成為生產過程管控嚴格、食品安全有效保障標桿單位的小作坊,則能被評選為示范點。去年11月,也有15家小作坊被評為示范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家小作坊示范點。此外,獲得核準證的小作坊數量已達133家。
【整改】
花一萬多元擺脫“黑暗”小作坊實現窗明幾凈
新圩鎮一家豆制品生產加工廠是此次示范點之一。
和一般印象中的雜亂昏暗不同,這處一百多平方米的作坊窗明幾凈,倉庫、制作區、加工區等分開,工作人員也身穿統一工作服,戴著白色帽子、口罩和袖套。
工廠老板陳財說,之前因不達標曾被查處過,今年2月按要求進行了整改。
“我把制作流程告訴管理局工作人員,然后工作人員指導我提升,改善軟硬件設施,比如劃分功能區域、更換新工具,訂立規章制度等。”陳財說,整改花了三個月,之后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驗收。“總共花了6萬多元。作坊被評為示范點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獎代補補貼了3萬元。改造達標后區政府也有一定補貼。”陳財說,算下來,自己實際花了一萬多元。
【效果】
產品進超市和餐飲企業 營業額翻了三倍
這一萬多元錢的投入,給陳財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以前我擔心,停業整改要好幾個月,再開業時市場都被別人占領了。”陳財說,現在算起來,整改前一年營業額是五六十萬元,整改后達到150萬元。
“以前豆干只能賣給左鄰右舍,或者進入農貿市場賣。由于沒有合格證,沒法進入各大超市。”陳財說,整改后,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牽線”下,自己和銀祥、新華都等大企業達成了合作,豆干可以進入他們的店鋪。“還有沃頭蠔干粥等餐飲企業,現在也用我的豆干。”
“有證,還是示范點,大家肯定更放心。”陳財說。
【鏈接】
小作坊如何規范化?
44個品種可申請核準證
2017年11月,依據《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廈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允許生產加工食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新《目錄》涵蓋11大類44個品種的產品,并制定了各類小作坊產品的工藝規范。
工作人員說,凡是新《目錄》涵蓋的44個品種的產品,作坊主都可以攜帶申請材料前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申領核準證。工作人員在審核材料且現場檢查通過后,就會予以頒證;若檢查不通過的,也會指導整改。
不過,根據《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不得經營乳制品、嬰幼兒輔助食品、飲料、即食罐頭、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國家和本省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在廈門被拖欠工資,有多個渠道可以舉報2017-12-11
- 廈門市2015-2017年度省級文明單位候選名單出爐2017-12-05
- 長樂推行小作坊監管新模式 已取締無證小作坊30家2017-11-24
- 廈門市民政局修訂《廈門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2017-11-22
- 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建設 發布房屋征收公告2017-10-27
- 廈門街頭“金磚”氣氛漸濃2017-08-04
- 廈門市構建國際物流新通道2017-07-24
- 廈門市圖書館:借書無需跑圖書館 線上下單可送上門2017-07-24
- “十三五”期間廈門力爭新增上市公司17家2017-07-13
- “一帶一路”法律保障高峰論壇舉行2017-06-2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一女子被電話詐騙,匯28萬石沉大海2017-12-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