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污水治理模式獲點贊 資源回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盧維偉)水污染治理成為當前非常緊迫的世界性難題。廈門在污水治理資源回收方面再次走在了全國前列,地埋分布式為核心的技術成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先進經驗。
昨日,深圳市坪山區領導一行帶領區政府代表團重點考察了集美新城濱水西岸、五緣灣等污水及再生水處理項目。在短短60天內,這是深圳市第三批來廈考察污水治理的政府代表團。
深圳為何對廈門的污水處理模式“情有獨鐘”?這一切都要源于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的力薦。王偉中在今年深圳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暨中央環保督查整改沖刺大會上表示,廈門在整治黑臭水體過程中,根據濱海城市特點,針對灣區水環境不同特性,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生態治理和修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廈門黑臭水體治理的經驗值得深圳學習和借鑒。
濱水西岸污水處理站地面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經地下處理后的清水,通過林間草地上的溪流進入濕地和水系,絲毫沒有常人想象中污水處理的臟亂臭;每天僅濱水西岸污水及再生水處理項目就有2萬噸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了地表水四類標準。坪山區領導認真考察了地下式污水處理的全過程,并表示要在坪山區內引進廈門的這種經驗做法。
據介紹,濱水西岸污水處理站截流收集了周邊地區的各類污水,就地采取地埋式生態化處理,再回用于區域內綠化、澆灑道路、施工、沖廁和生態補水等。這種“區域集中、就地收集、就地處理、循環再生”的水處理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末端大集中治理”的污水處理模式,實現了“與周邊環境零距離、項目建設零占地、再生回用零排放、環境影響零污染、污水收集零轉運”,解決了傳統污水廠給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更有助于緩解城市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十分欣賞中聯環的新型分散治理模式,認為這種模式管網投資少、占地少、運營成本低以及處理效果好,建議國家盡快將廈門的經驗做法推廣出去。
擁有該項獨創技術的中聯環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在我市集美新城、廈門大學等區域建立了幾十座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日處理污水設計規模超過了20萬噸。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建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倡導因地制宜2017-08-22
- 榕計劃新建19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已完成9個2017-05-30
- 福州130個鄉鎮年內污水處理全覆蓋2017-04-13
- 福建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強制應用PPP模式2017-02-10
- 福建省鼓勵社會資本 投資鄉鎮污水處理 2017-01-25
- 廈門市一項目入圍中國人居環境獎 涉及污水處理2017-01-04
- 寧德制定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及污水處理專項行動2016-12-10
- 寧德將增90個污水處理設施 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2016-10-14
- 福清確保1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年底前完工2016-09-06
- 福州1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年底前完工2016-09-0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