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最新城市信用“考試” 廈門名列第五
臺海網8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記者 劉艷)你知道嗎?城市信用也有“考試”,在全國200多個城市的最新“趕考”中,廈門獲得全國第5名,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打造廈門信用“金招牌”,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把“誠信廈門”建設作為一項打基礎、謀全局、管長遠的任務,納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歷經多年的持續推動,我市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進入全面加速階段,喜報頻傳:2016年獲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市;2017年上半年榮獲“城市信用建設創新獎”,信用監測排名全國第5,排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之后;根據第三方機構依據世行評價體系進行的評估,2016年廈門營商環境相當于全球經濟體排名第40位的水平,比2014年上升21位。
信用建設,制度層面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廈門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廈門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廈門市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辦法(試行)》以及40多個行業規章、規范性文件,逐步消除我市信用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
信用建設,信用信息必須加強互聯共享。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打破部門信息孤島,構建“111222”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總體框架,基本建成全市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截至今年7月上旬,平臺共匯集61個部門的3484項信用信息事項,629萬余條信用記錄,約1.69億項信用信息量。
信用建設,信用監管必須加強機制創新。我市政府部門率先用信,積極轉變管理方式,優化服務,推廣信用審查、實施分類監管、試點信用承諾制度、開展信用聯合獎懲等一系列組合拳的推出,標志著我市已經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模式。
如今在我市,信用建設與每一家企業、每一位市民密切相關。守信企業和個人將享受政務服務的便利,包括免押金、享受綠色通道、“誠信紅包”等等,我市對守信企業給予融資扶持,構建“政、銀、企、社”四位一體的中小微企業信用服務機制,至今年6月底,全市有3831家企業獲得貸款74.91億元。失信企業和個人則面臨懲戒,各部門建立企業法人“黑名單制度”,截至今年4月已對27家公司的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開展了聯合懲戒。針對“老賴”的聯合懲戒措施達13類47項,工作生活處處受限。
“著力政策法規先行、著力強化平臺支撐、著力創新信用監管、著力挖掘信用價值、著力保障措施、著眼厚植誠信文化,全市已初步營造‘人人關注信用’、‘守信事事好辦、失信寸步難行’的良好氛圍。”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廈門會晤在我市召開,必將從更深層次、更大范圍推動我市信用體系建設,我市將緊抓機遇,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推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市建設。”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設館2017-11-11
- 廈門排全國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全國率先通過考核2017-11-10
- 今年前10月 廈門進口的鮮活蝦、蟹貨值達1.45億人民幣2017-11-10
- 廈門擬新建會展場館 新場館有兩個會展中心大2017-11-08
- 受潮汐影響 11月5日至11月9日廈門部分航班有調整2017-11-06
- 王者榮耀打得溜可以參加全國公開賽 這樣就可以報名了2017-11-06
- 廈門白鷺保護增添安全防線 保護區內禁止捕撈2017-11-03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王明武教授受聘為廈門眼科中心學術顧問2017-11-0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