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常常能聽到“流量控制”航班延誤,您知道是為什么嗎?其實,您可以把空中的飛機想象成路面行駛的小轎車,車多了,也會遇上堵車。
記者從廈門空管獲悉,明天起,廈門地區空域優化方案將正式實施,屆時,進出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的航班將走“單行道”,全部實現進離港分離,航班正常率將提升約12%,空中擁堵的現象將有所緩解。
[現象]
航線重疊致空中擁堵
記者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廈門機場日均起降503架次飛機,起降量在全國單跑道機場名列前茅。然而,一直以來,廈門地區進港、離港航線互相重疊,起飛和降落的航班不可避免地在空中“會車”,進而引發空中擁堵,導致航班延誤。
廈門空管站的功能就相當于空中交警,他們要指揮空中的交通。廈門空管介紹,為了確保飛行順暢,兩架飛機之間的水平安全距離要在10公里以上,垂直安全高度要在300米以上。每架飛機落地前要與之前落地的飛機保持2分鐘的間隔。在單一航線上,相對航班、同向航班之間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保持安全間隔。
面對空中擁堵,廈門空管站管制部門主要采用臨時申請機動空域,并結合雷達引導方式來調配飛行沖突,空中交通管制員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用于現場協調和管制指揮,運行效率普遍不高。隨著航班量的不斷增長,管制員工作負荷日益加重,為確保飛行安全,航班延誤在所難免。
[措施]
進出港實行“單行道”
從明天起,廈門地區空域優化方案將正式實施。此次進離港程序優化及相關班機航線走向調整之后,廈門機場進港與離港航班“分流”為互不干擾的平行航線,將有利于提升空域通行能力,進而提高航班的正常率。這就好比路面上兩個方向的單行道,兩個方向行駛的車輛不受干擾。
經評估,該方案實施后,廈門機場進離港航班的空中“會車”頻次將減少30%-40%,航班正常率將提升約12%。
據悉,此次空域優化是廈門機場通航30多年來調整幅度最大、輻射范圍最廣的空域優化舉措,將有助于強化廈門機場和泉州機場的樞紐串聯與功能互補作用,進一步促進廈門地區更好發揮區位優勢,服務社會公眾出行。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