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人形機器人展示自主行走、姿態調整等能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搶抓國家戰略機遇,11日,泉州舉行“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創新平臺建設啟動儀式,來自政產學研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泉州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泉州市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創新平臺由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聯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打造。該平臺是福建省首個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創新平臺,整合了雙足人形機器人、半人型機器人、多用途雙臂多輪機器人等五大核心硬件載體,突破仿生驅動、RLHF運動優化算法、跨模態感知融合引擎三大技術,結合視覺—語言—動作(VLA)大模型,實現“感知—決策—執行”全鏈路閉環,將深度服務泉州紡織鞋服、智能家居、健康養老、體育訓練、高危應用等產業,持續賦能泉州智能制造業態升級。
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李瑞峰表示,與傳統機器人相比,具身智能技術更強調機器人與物理環境的深度融合,讓機器人真正成為人類的智能伙伴。泉州“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創新平臺將鏈接長三角地區的尖端技術和市場優勢,聚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個立足泉州、輻射全國的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助力更多“泉州智造”走出實驗室,走進生產線,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人形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集大成者,正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彬指出,根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因此眾多科技巨頭紛紛布局,全球競爭日益激烈,“此次啟動的創新平臺將整合國地中心的開源生態與先進院的產業化經驗,突破人形機器人在部分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點。結合泉州特色產業需求,開發適用于泉州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并通過技術共享、產業共育等方式,助力泉州企業快速融入人形機器人生態。”
在人形機器人動態展示環節,只見機器人在智能系統支持下完成自主行走、姿態調整等工作,當它舉起左手向觀眾揮手致意時,在場嘉賓發出陣陣贊嘆。在隨后的演講環節,圍繞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的創新和應用,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孫立寧,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付宜利分別作主題分享。
本次活動由泉州市科技局主辦,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泉州)技術轉移分中心承辦,泉州市科技發展促進會協辦。(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王樹帆 通訊員黃安妮 徐鈺航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深圳一面館從面粉到出餐都是機器人:現吃現做,48秒一碗面!2025-03-07
- 成都30所學校用機器人授課?假!官方辟謠:不屬實2025-02-25
- 撒貝寧和機器人一出場 夢回白云黑土 網友:有人來管管這個撒貝寧嗎?2025-02-13
- 專家:10年后每個人需要兩臺機器人,一臺替你去工作一臺為你做好服務2024-12-05
- 超逼真機器人畫作拍出132萬美元:高2.2米,最初預估價為12至18萬美元2024-11-11
- 風口浪尖的競逐——優必選人形機器人成長記2024-10-23
- 我國機器人有效專利超過19萬項 占全球比重約2/32024-08-23
- 財經觀察:稅收優惠政策加速賦能機器人產業發展2024-08-21
- 廈門:國產手術機器人成功修復心臟瓣膜2024-05-31
- 無人機、機器人、“機器狗”在供電保障中扮演重要角色2024-05-1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中山南路改造有新進展 周邊街巷將同步提2025-03-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