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已初具規模的生態連綿帶正鋪展泉州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今年國慶假期,海絲生態公園、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等多個生態地標“火”了,成為不少市民、游客爭相游覽的網紅地標和“流量擔當”。
泉州生態連綿帶共有22個示范項目,展現了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的深刻變革,建成之后不僅提供豐富的旅游體驗,進一步激活“生態經濟”,更為“品質泉州”建設“加碼”增力。
生態景觀綜合體
讓山水林田湖草入眼來
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公園,是泉州生態連綿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生態連綿帶的先行示范區。
磚墻紅瓦、小橋流水、古渡碼頭、水岸林塘……海絲生態公園的景色旖旎如畫。今年國慶期間,這里舉辦了海絲生態公園“歡度國慶 生態樂跑”10公里健康跑活動,吸引了400余名健康跑愛好者參加。參加比賽的黃先生說,生態公園里抬頭可見藍天白云,低頭可見碧水清波,目之所及是近5000畝的農田、湖面、魚塘、濕地和防風林,穿梭其間,既能欣賞美好風景,又能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非常愜意。事實上,平日里,百姓健身休閑放松也青睞于此,歡笑聲經常此起彼伏。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海絲生態公園依托百崎湖自然水系脈絡,以綠道路網為骨架,打造形成山、水、林、田、塘、濕地于一體的生態景觀綜合體,讓人們能夠在城市中樂享自然田園風光。其中,原生態景觀保護項目面積占比五成,生態治理修復和提升項目面積占比四成。
泉州生態連綿帶的另一個優秀案例——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則走出了一條融自然生態保護、基本農田保護及現代農業發展于一體的新路,成為都市里的城中央田園。國慶期間,這里同樣熱鬧非凡,首屆“馬不停蹄秋來野·田園‘煥’樂享田園”活動在這里舉辦,人們聆聽音樂會、觀看非遺演出、打水球、品美食、采摘、買菜、露營,玩得不亦樂乎,深刻感受了音樂與田園的魅力。
國慶期間,不少家庭到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享受田園樂趣。
“綠色拉鏈”
串聯城鎮田園好風光
在泉州,生態連綿帶的一個個生動實踐項目,已成為人民群眾重要的幸福增長點。該負責人表示,生態連綿帶就像縫合城市功能與田園功能的“綠色拉鏈”,串聯起城鎮“15分鐘生活圈”與鄉村“共富田園”,將生態功能、生態產品引到市民身邊,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共生。
地處泉州北翼新城的惠安黃塘鎮,依托黃塘溪沿線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打造了水岸原鄉的田園好風光。在這里,人們可以漫步于溪邊步道,可徜徉于一處處種植著紫甘藍、西藍花、娃娃菜等各種蔬菜的田園,可享受“溪流涓涓,穿亭而過”的寧靜,可體驗“涼風習習,綠岸藍天”的清爽,還可以散步到施瑯將軍陵園。國慶期間,黃塘鎮政府舉辦了“樂享國慶 味美黃塘”美食節暨黃塘夜市開市活動,現場精心規劃設置了40個特色美食展位、10個農產品展銷攤位,集中展示黃塘本土、閩南特色及全國各地的美食精粹,為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場味覺盛宴。活動期間共吸引了約8.9萬人次游客參加體驗,現場交易總額達到150萬元,圖片直播瀏覽量將近90萬人次,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黃塘鎮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
同樣在城鎮編織著田園風光夢的還有泉港區的筑壩頭,此處亦是生態連綿帶的示范區之一。此前,這里是河床淤積、垃圾堵塞的“臭水溝”,如今煥然一新,統籌起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聚集起水系、山體、林地等自然資源,打造了“涂嶺紅茶養生區”“田園水鄉休閑區”“山腰海鹽游憩區”。綿延14.8公里的溪水,呈現出一幅“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
不只上述項目,生態連綿帶的其他示范項目也正在有序推進中,未來將會呈現更多的優質生態項目,讓市民與游客“走得進山,親得近水,融得入田園,享得了城市”。這些項目是自然資源工作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見證,更是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人民幸福感更加綿長的有效之舉。(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蔡東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市舉辦第十七屆老年文化藝術節2024-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