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活動現場
職業裝被譽為“行走的活名片”,中小學生的校服、醫護人員的白大褂、金融人士的西裝……如今的職業裝品類早已不限于傳統的西裝、襯衫、勞動服,而是延伸至沖鋒衣、夾克衫、羽絨服等多個領域,萌生出定制化、個性化的需求,正朝著科技、綠色、時尚方向發展。2023年,泉州職業裝產業規模超過450億元。如今,泉州正以職業裝產業為重要突破口,競逐800億元產業規模賽道。
為進一步助力我市職業裝產業拓市場、搶訂單,促進職業裝企業抱團發展,推動泉州職業裝產業高質量發展,3月29日,“國潮泉州”職業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供需對接活動在晉江舉辦,共有130余家紡織服裝公司、采購平臺、金融機構、高校等參與。
搭建對接平臺
簽約金額達12億元
本次對接活動吸引眾多采購企業參加,泉州職業裝產業協同發展聯盟分別與希音、拼多多TEMU、省纖檢局、中皮院、匯標認證等多家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七匹狼、九牧王、柒牌、鵬泰等服裝企業與興業銀行福建省分行等省內金融機構、中石化等達成采購合作意向,簽約金額達12億元。
“對接活動對我們公司很有幫助,提升了知名度,讓更多采購商認識我們的產品。”福建五持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德財表示,公司研發的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GRE現已投入生產中,憑借抗菌、防輻射的特殊性能,得到了眾多客戶的青睞。“盡管職業裝市場競爭激烈,但我們的產品品質好,品牌溢價高,完全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
布局新藍海
政府搭臺、品牌唱戲
在服裝產業轉型大背景下,以泉州為代表的閩派服裝,正進軍職業裝領域,開辟出一片發展的新藍海。2023年先后舉辦“國潮泉州”全省制服工裝推介對接活動和“國潮泉州”工鞋工裝專場對接會,累計展示企業57家,對接采購單位超400家,發布采購需求金額約20億元,達成意向簽約60余項,簽約金額超22億元。
“通過對接會這個平臺,讓供需雙方有了更多交流機會。”西域智慧供應鏈(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采購負責人黃江海表示,“依托專業化、高標準的MRO數字化采購平臺,對接活動中公司與多家服裝企業達成了合作。我對泉州的職業裝產品很有信心,同時看到了制服工裝的巨大市場前景,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合作。”
換道超車
打造行業新質生產力
去年以來,我市加大紡織鞋服產業招商力度,各地圍繞產業鏈上中下游,聚焦缺失環節,建立精準招商名錄,有序推進項目招商。
中國(惠安)校服基地產業園計劃投資30億元,新增標準廠房及配套設施面積53.16萬平方米,已先后入駐校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50家,紡織、輔料銷售企業近100家;石獅市去年下半年簽約項目7個,計劃投資17.48億元,富華紡織廠房及配套設施項目計劃投資6.98億元,擬在蚶江鎮建設富華紡織智能化生產車間18.72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新增25000噸紡織產品的生產能力……
向“新”求“質”、換道超車,越來越多的泉州企業通過向制服工裝批量定制轉型,拓展職業裝市場新藍海。勁霸男裝早在2022年就開始涉足職業裝領域。雖然入場時間不長,但勁霸男裝憑借著在服裝行業40多年的設計經驗,已獲得我市多家國企的機場工裝服、職場服、機場維修人員服裝、講解員服裝訂單。近年來,九牧王在職業裝方面的業務拓展也有不少新成果,訂單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
多項政策扶持
力爭產業規模超800億元
據統計,泉州市擁有紡織鞋服企業1.3萬多家,紡織鞋服產值近7000億元,2023年以制服、工裝、校服、工裝鞋等品類為代表的職業裝產業規模超450億元,同比增長12%,占據全省職業裝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
泉州正著眼工鞋工裝這一細分市場,先后出臺扶持職業裝發展十條措施、《“國潮泉州”職業裝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每年安排2300萬元支持職業裝企業品牌培育、研發設計、拓展市場,力爭通過3年時間培育,實現職業裝產業規模超800億元。“我們將通過專項支持、競賽評比、專場推介、培育教育等政策措施,鼓勵全市工裝工鞋產業聚集資源、協同創新、打造品牌、抱團發展。”泉州市職業裝產業協同發展聯盟秘書處秘書長李劍超說。(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范金林 陳云青 通訊員許金河 吳秋蓉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轄區石化產業新增貨品運輸貨值超10億元2024-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