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感。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泉州市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385個,完工240個,惠及9萬戶家庭。
根據摸底,泉州市共有老舊小區1024個,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844個。2017年起,泉州市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行動,推動老舊小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環境面貌大幅改善、社區治理長足提升。針對不同類型的老舊小區,通過專項提升、綜合改造和片區改造三種模式,提升小區顏值和品質。改造資金來源,則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通過政府補助、業主自籌、社會資本或專業機構投入等方式,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介入、業主合理承擔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在引入專業物業、實施封閉式管理、推廣垃圾分類后,鯉城區臨江街道聚寶新城這一建成投用近30年的“高齡”小區實現顏值“逆襲”。面對單個老舊小區配套不足、功能不齊全的“短板”,豐澤區泉秀街道華豐社區在部分小區“拆墻并院”,引進專業物業公司管理,打通小區的“內循環”。隨著中心市區西街南片區、東街南片區、豐澤—后坂片區等8個老舊街片區改造項目啟動,獨棟、零星、分散的樓房和老舊小區通過歸并整合,與沿街背巷、主次干道納入“一盤棋”統一設計、同步改造,邁出“改造老舊小區”向“改造老舊街區、老舊片區”提升的新步伐。
“我們將把老舊小區改造更新作為提升城市內涵品質、解決民生‘急難愁盼’問題的突破口,分類啟動全市剩余老舊小區改造,切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黨員看變化——
鯉城區開元街道盛榮苑一期業委會副主任蘇立杉:
困擾居民的“老大難”問題解決了
經過改造,鯉城區開元街道盛榮苑一期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建于1996年的盛榮苑一期,有700多戶居民。“小區綠化空間不少,卻慢慢成了無人看管養護的荒蕪地帶,甚至成了居民的‘停車場’或‘菜園子’,停放著不少‘僵尸車’。”說起小區改造前的狀況,中共黨員、盛榮苑一期業委會副主任蘇立杉非常感慨。由于配套設施老化,污水管堵塞、停車難、道路狹窄成為困擾居民的“老大難”問題。
2019年,鯉城區住建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前期工作。社區居委會委托業委會開展入戶調查,根據業主反饋的意見建議,設計院對小區改造進行方案設計,2020年11月開始實施改造。
破舊的雨水管、污水管換成了新管,主干道拓寬解決了消防通道問題,中心公園等3個休閑區域綠化“升級”,新施劃的四五百個停車位基本滿足了居民的停車需求……改造中,各樓棟也發動業主自籌資金,同步對樓棟內的通道、污水管、墻面等進行翻新提升,小區由此煥發新生。
豐澤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曉龍:
從補短板邁向家園共建共治
從2014年啟動“美麗社區”建設,到2017年陸續啟動部分老舊小區整治,再到2019年開始分類、分批次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豐澤區為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努力和探索從未止步。“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基礎上,補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短板和‘欠賬’,不斷提升小區的環境和居住品質。”中共黨員、豐澤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曉龍說。
經過摸底,豐澤區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共有187個。“老舊小區改造不是政府唱‘獨角戲’,倡導居民主動參與、家園共建共治才是我們的初衷。”陳曉龍說。啟動改造之初,項目單位就開展現狀普查,從業主實際需求出發,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設計初稿和改造方案,破解停車難等痛點。通過實施“四個必改”,老舊小區改善了環境、完善了設施、優化了管理,業委會、業主、物業公司等社會力量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有的群眾看到其他小區改造的效果,還主動來咨詢所在小區的改造事項。”
豐澤區第三批105個老舊小區改造計劃10月份開工。“今后,我們還將逐步實施老舊片區改造,在補短板的基礎上打造‘五分鐘生活圈’,實現城市精建精管。”陳曉龍說。(泉州晚報記者 謝曦 通訊員 洪立凡)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將開啟新一批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計劃完成2.5萬戶2021-08-04
- 廈門湖里:今年推進實施30個老舊小區改造2021-06-02
- 人民日報關注福州:“改”出百姓新生活2021-03-01
- 今年泉州將啟動492個老舊小區改造2021-02-09
- 漳州市區世紀廣場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2021-01-26
- 廈門集美區集美街道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2021-01-25
- 福建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提升 使城市更宜居2021-01-21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2020-12-29
- 今年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提前超額完成2020-12-24
- 前9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41萬個2020-11-0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天使之手捍衛泉港!他們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2021-10-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