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愿者用愛呵護歷史遺產
清理垃圾,保護歷史遺產。
在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一群在洛陽橋畔長大的居民,組成了文物志愿服務隊,將洛陽橋的周邊設施、花草樹木,橋南街上的石板路等,一一進行“認養”,用愛呵護古橋古街。在泉州活躍著不少的文物志愿服務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本報記者 王金植 文/圖
“認養”古橋古街周邊設施
橋南社區文物志愿服務隊將生態停車場、橋南落客區和沿橋南雙街的綠化、石板路等劃分成一個個責任區,由志愿者自愿“認養”,橋南街上的文物古跡、花草樹木有了自己的“主人”。
古街上的綠化帶長椅狀況如何、綠化樹長勢怎么樣、沿途是否有人亂扔垃圾……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心里多了一份牽掛,每天都會到自己“認養”的地點看一看,給樹澆澆水、撿拾落葉。就算一切正常,也會抽空帶上宣傳手冊,上橋轉一圈,給游客們分發資料。
不僅僅是橋南社區,我市各地都活躍著不少文物志愿服務隊。今年6月13日,我市在洛陽橋中亭舉辦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來自泉州文物志愿服務隊的近30名志愿者到場開展了文物保護的相關宣傳活動。
南安石井同樣有一支文物保護志愿服務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鎮村干部、作家、老師,也有個體工商戶、社會工作者等。他們利用各種節假日、活動,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弘揚鄭成功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保護石井珍貴文化遺產。
在文物古跡經常能夠看到文物志愿者的身影
志愿者保護城市的文脈
據介紹,泉州市文物志愿服務隊的前身是泉州海絲史跡志愿服務隊。福建省是國家文物局和共青團中央確定的中國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動試點省份,泉州海絲史跡志愿服務隊是福建省文物局確定的志愿試點隊伍,首批15名志愿者是不同領域的代表,涵蓋文物專家、泉州留學聯誼會的英文骨干、一線執法人員、檢察官、律師、教師、社區工作者等,他們參與文物安全巡查檢查、法律援助、技術支持和宣傳引導等工作,更好地保護文物,保存城市的文脈。
隨著新志愿者的加入,泉州市文旅局在泉州海絲史跡志愿服務隊的基礎上成立了泉州文物志愿服務隊。下一步,泉州市將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志愿者隊伍的培訓,加大文物保護普法宣傳和日常巡查檢查工作力度,不斷夯實文物安全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為全國全面開展文物保護志愿者活動創出“泉州模式”。
除了泉州市文物志愿服務隊,各縣(市、區)也有自己的文物志愿服務隊,他們在各自轄區內開展志愿服務,用愛呵護著歷史遺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古城內80處文物保護單位接受安全“體檢”2020-03-19
- 全面推進福州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再上新臺階2020-01-10
- 文物保護薪火相傳 南安小學生志愿者參與文保活動2019-10-17
-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在廈設立工作站 保護閩臺文物2019-08-12
- 杭州新增17處革命舊址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08-02
- 福州長樂區:留住鄉愁記憶 活絡歷史文脈2019-07-29
- 7月21日起預約參觀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門票預約流程一覽2019-07-22
- 中國為什么花那么大力氣去做“文物援外”?2019-07-15
- 福州著力推進文物保護修復工作2019-06-12
- 市政協關注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保護 部門:已啟動保護規劃編制工作2019-05-1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重拳出擊!泉港涂嶺鎮為您守護碧水清流……2020-07-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