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李向娟)
穩就業就是保民生,助企業就是穩崗位。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就業穩崗暖心服務行動”,出臺實施33項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支持穩產穩工。
泉州市堅持“好鋼用在刀刃上”,助企穩工:通過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反哺企業,真金白銀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通過專項補貼,引導企業調整用工方案開展技能培訓,練好內功長遠發展;進一步做好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多措并舉之下,泉州市就業局勢穩定。
發放穩崗補貼
8日,位于泉州市洛江區的泉州建文藝品有限公司,員工在忙碌地生產。2月10日復工以來,這家主要生產中高溫日用陶瓷和樹脂工藝品的外貿型企業,產能已經恢復到往年的正常水平。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訂單還是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是600多名員工已經全員在崗,為了保障員工的收入,目前我們還是滿產能生產。”泉州建文藝品有限公司人資經理陳東亮說,“這幾個月,我們的確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一方面生產受阻,一方面還要保障員工醫保社保正常繳納,這一項就要幾十萬元。”
疫情之下,泉州有超過4000家外貿型企業受到直接影響。雖然訂單減少,但很多企業依然著眼長遠發展,積極招工穩工。
穩崗,是企業發展之需;穩就業,是政府保民生之所為。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就是有力穩崗保就業。4月以來,泉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就業穩崗暖心服務行動”,對于像建文公司這樣積極采取措施穩定職工隊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2019年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由50%提高至100%,加大反哺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4月底,130多萬元的穩崗補貼已經發放到公司賬戶。”陳東亮說,這筆資金對于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
“我們爭取做到對受疫情影響但堅持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實現全覆蓋。”據泉州市人社局局長劉曙慶介紹,今年來,泉州市已經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5752萬元,涉及1863家企業。目前泉州人社部門正在緊鑼密鼓、“點對點”分批兌現,預計全年將發放穩崗補貼超過11億元,惠及企業超1萬家。
民生之大,就業為要。泉州市出臺33項政策組合拳,精準有效穩就業保民生保發展。泉州市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政策,落實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對196家不裁員、少裁員的重點企業,疫情防控物資試產企業發放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3125萬元。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引導企業留住老員工,動員外出就業泉籍勞動力和本地閑散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創業。企業員工“以老帶新”,每人補助500元,大中專院校為企業輸送一人補助500元。
開展技能培訓
近日,由泉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與福建百宏集團聯合開設的“百宏機電高級工班”正式開班。這是我省首個企業新型學徒制線上培訓班,共吸引了159名百宏集團員工參加。
“參加培訓的員工都是各個部門的技術骨干。由于疫情的影響,目前都是在上線上課程,基本都是利用工作之余完成。”百宏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郭安妮告訴記者。
該培訓班按照“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培訓時間為2年。在企業主要采取師帶徒方式,在培訓機構主要采取工學一體化的教學培訓方式,開設了10項線上課程內容,培訓過程動態可查、全程可控。
百宏集團是我省百強企業,近年加大力度進行智能化升級,獲評我省“智能樣板工廠”。郭安妮表示,開辦此次培訓班一方面是集團智能化升級的現實需要,一方面也可以穩定職工隊伍,特別是技術骨干隊伍。
“目前,集團有5500多名員工,疫情之下我們堅持不裁員。”郭安妮說,2月17日復工以來,百宏組織了22部大巴赴6省13個縣市“點對點”接返員工,有序有力復工復產。加上新招聘的員工,集團職工隊伍規模穩定。
受疫情影響,泉州部分企業訂單減少,員工工作量減少。泉州市大部分生產型外貿企業采取了調整計件工資計算方式、安排輪崗輪休、“兩班制”調整為“三班制”、彈性上下班等方式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因此,泉州市人社部門積極引導企業職工進行在崗技能培訓,穩定職工隊伍。
泉州市人社局職建科郭瑞雯告訴記者,此次百宏機電高級工班培訓合格的學員可取得高級工和技工學校學歷雙證書。泉州市人社部門將給予企業專項培訓補貼,按每人每年6000元標準撥付,預計可撥付培訓補貼190多萬元。4月份以來,泉州市已經受理企業申請培訓5869人次,已經開展培訓2078人次。
劉曙慶表示,今年泉州市將投入1億多元,用于職業技能培訓,培訓目標人數為5萬人,在特殊時期助力企業練好內功,提升員工職業技能。同時,泉州市人社部門給20多家院校下達校企合作技能培訓補貼200多萬元,鼓勵院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支持11類人群創業
因為新冠疫情,泉州的中小微企業經營受到了沖擊。對于泉州籍大學畢業生蔡理煒來說,創業擔保貸款真正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8萬元的創業貸款,無需擔保,還能享受兩年全額貼息。”蔡理煒靠著這筆貸款,緩解了創業的資金周轉困難,渡過了難關。
2017年,蔡理煒創立泉州赤煒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主攻產品設計3D模型效果圖。但因為疫情影響,他們一季度接到的訂單變少了,企業出現資金周轉難。
從人社部門獲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后,蔡理煒第一時間向泉州銀行申請,感受了“一站式”服務,“銀行先進行貸款資格審核,之后把我們的相關材料送達人社部門進行貼息資格審核。符合貸款條件的,銀行直接給我們放款。”蔡理煒說。
原來,泉州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等部門早前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就業困難人群等11類人群。泉州市人社局就業科工作人員張一藝告訴記者,2018年底,泉州市政府設立創業擔保貸款基金,總額5000萬元,為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等提供有力保證。
蔡理煒便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我們搞3D模型設計的,急需更新電腦設備。”蔡理煒說,“這8萬元貸款真正派上了大用場。”
據統計,疫情期間,泉州市共新增創業擔保貸款474筆5236萬元。截至5月31日,全市創業擔保貸款余額1900筆21183萬元,其中農村自主創業農民和大中專畢業生申請人數超過80%。
有業內人士指出,泉州創業擔保貸款在全省率先實現兩個突破,一方面,對個人創業貸款數額在10萬元以下的,全面取消反擔保。另一方面,實行“一站式”服務措施,申請人的貸款與貼息,統一由銀行發放,申請人不必多跑腿。
數字顯示,1至4月,泉州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05%。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穩就業全方位政策禮包派發在即2019-10-1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益”舉兩得!泉港增設河湖保潔新崗位2020-06-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