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坯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這是周杰倫《青花瓷》中對陶瓷的優美吟唱。當飽經水火淬煉的陶瓷,遇上泉州宋元海絲文化,又能碰撞出如何燦爛美妙的火花。咱厝玩陶瓷的小伙何金旺,經多年構思后,用半年時間燒制出泉州22處代表性古跡的陶器,以全新方式,讓泉州宋元商貿中心盛景重放異彩。
緣起
扎根泉州本土文化 潛心制作海絲陶藝
2009年,何金旺畢業于泉州師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雕塑科班出身。回首過去七年陶藝之路的初始,他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沒有工作室,沒有時間,沒有燒窯工具……2013年起,他除了給學生上課,在課余開始嘗試做自己熱愛的事。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2019年年底。今年年初,他辭去了機構教學的工作,開始潛心制作海絲陶藝。
“生活在泉州,泉州的本土文化、民俗典故逐漸成為我的創作靈感。我對泉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這種情感也流露和展現于我的作品中。”何金旺說,對于許多像他一樣的藝術工作者,泉州文化就像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滋養著他們,迸發靈感不斷創作,“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塔、弘一法師等,以具象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會讓人充滿期待”。
探索
首件作品“江口碼頭”選取局部展現大場景
從年初開始,何金旺嘗試制作泉州題材的作品,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可。何金旺介紹,以泉州代表性古跡遺址為素材,他用了半年時間進行創意設計。“江口碼頭是我第一件完整的作品。”他說,之前所有作品都是在課余時間完成,在安海有朋友可燒制陶器,每燒制一件作品都要從泉州市區輾轉到安海,來回就是4個小時。
何金旺說,每一個景點包含很多元素,沒辦法一一體現,有些只能用局部代表整體,如市舶司遺址就用一堵墻來呈現。“22處古跡遺址基本上都在還原當時的情景,沒有用藝術手法夸張,是想讓更多泉州人了解泉州文化,喚醒對文化的記憶。”何金旺說。
創作
從人物表情到風土人情原汁原味還原宋元文化
何金旺創作選材以景點為主,而大部分古跡有所殘缺,比如德化窯址,要表現得生動好看是有一定難度的。半年來,他不停地搜索簡介、圖片,找各種角度了解宋元時期中國的海絲文化,探索人物和景色的表現方式。“盡量還原宋元的故事,古人有轎子、騎馬、牛耕,所以也借鑒了宋代《清明上河圖》的表現題材。”
色彩選取上,則根據各個遺址特點有相應的考究。何金旺介紹,泉州古建筑以石頭為主,古遺跡的顏色以白色、灰色為主色。作品中的清凈寺、伊斯蘭教圣墓就是采用這兩種顏色創作。他說自己在創作過程中,每一處景點都實地走訪,力求更好地還原當時場景。(記者 李心雨 林福龍 莊麗祥 文/圖)
何金旺的部分陶藝作品
市舶司遺址陶藝作品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器成天下走海絲藏遺跡 莆田古窯業探微2019-06-27
- “再現·中國白” 民間德化窯收藏大展舉行2019-06-11
- 閩清瓷天下發起義窯文化復興行動 活動持續至5月4日2019-04-04
- 泉州永春:到介福鄉體驗陶瓷文化之旅2019-02-28
- 當陶瓷遇上中國畫 沈巖:讓每件藝術品成為孤品2019-01-21
- 德化瓷藝新生代: 隨心賦形塑新韻2018-12-11
- 推進“互聯網+” 泉州工藝制品產業跨越發展2018-10-30
- 千余件臺灣陶瓷精品亮相第18屆陶博會2018-09-07
- 福建 向海而興再揚帆(一帶一路5年間)2018-08-24
- “德化中國白”環球游記2018-08-2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拼多多“產播基地”泉州首秀,6位市縣長助力2020-05-29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