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體聚焦海藝節
昨日,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進入第四天,隨著群眾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不斷高漲,參與此次海藝節的境內外媒體推出的相關報道也更為密集。在本屆海藝節執委會設立的海藝節新聞中心現場,記者們忙碌的身影也成為一道風景線。
記者從海藝節執委會了解到,本屆海藝節開始前,執委會新聞宣傳部就提前設立了海藝節新聞中心,為媒體記者提供服務。海藝節新聞中心配置所需辦公設備、傳輸通訊、茶點服務等,并安排專人服務保障;印發媒體服務手冊,詳細介紹海藝節活動情況、食宿安排和注意事項;設立公共郵箱,提供活動資料、圖片視頻等新聞素材,為媒體記者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服務保障,助力媒體記者更好地采訪報道。為應對辦節期間的突發狀況,新聞中心還設置了醫療應急點,提供駐點保障等應急服務。
此次本屆海藝節共吸引了中央、省、境外超過80多家媒體100多名記者來到泉州。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各類媒體已刊發海藝節相關報道約360條。
昨日的媒體報道中,經濟日報以《非遺瑰寶“美美與共” 福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揭牌》為題,報道泉州非遺館開館情況。文章稱:“近年來,泉州在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非遺’瑰寶方面成效顯著,目前已建成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10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傳習中心)、1000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示范點。同時建立四級名錄保護體系,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會,讓非遺融入千家萬戶。……泉州非遺館開館后,將延續展示、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努力打造成為海絲沿線國家非遺參觀學習、教育培訓和交流展示的重要基地。”
人民日報海外網昨日推出的報道介紹稱,海藝節作為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國家級對外文化交流平臺,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的一項重大文化活動。“用盛會致敬藝術,將節日獻給人民。經過5年的發展,海藝節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為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地區交流優秀文化成果、增進民心相通、促進文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此外,新華社海外社交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香港衛視等昨日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立體式全方位關注海藝節動態。(記者林書修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開幕 感受自然與藝術融合2019-04-28
- 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10日在泉州開幕2017-12-05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春五里街鎮:發展食用菌 助力鄉村振興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