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告一段落。回顧40天的歷程,來自清華大學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微電子與納微電子學等12個院系的18名博士生,分赴豐澤、洛江、南安、安溪、永春5個縣(市、區)的10個單位,從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行業、規劃管理等方向開展12個項目研究。實踐期間,博士生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專業特長,協助所在單位攻克了一系列技術問題。在實踐之余,他們通過走訪、考察,感受泉州這座城市的魅力。
學以致用 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
為期6周的時間里,清華大學博士生們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發揮專業特長,深入調查研究,與各地所在單位聯合攻克了許多管理、技術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可謂碩果累累。
“陶瓷制造企業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不僅增加了人工、場地和管理成本,檢測的準確率和效率也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與高速生產線的要求。”來到福建良格廚衛有限公司實踐后,陳盛泉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及經歷,充分利用學校實驗室豐富的計算資源,開發了相應的智能檢測系統以供跨平臺、跨終端的便捷使用,為企業提供了陶瓷產品缺陷自動化、智能化檢測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優化了陶瓷產品生產線,并極大地降低人工成本。
陳宇超則在福建省金鹿日化集團對電熱蚊香液的滲漏問題課題進行研究。他仔細參觀各種產品的生產流程,詳細剖析電熱蚊香液的裝配及工藝。他針對電熱蚊香液的原理及關鍵配件芯棒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文獻調研,著重調研了氣液體系在芯棒中流動蒸發的理論知識,并就現有產品設計滲漏相關實驗,研究其滲漏問題產生的原因,根據滲漏產生原因為企業提出了一套解決思路。
在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實踐的吳明宇負責瀝青攪拌設備——烘干除塵系統熱力學分析課題,他通過對除塵設備內部特性的分析,提高除塵器的除塵效率。根據仿真結果撰寫的6000多字報告,為公司除塵設備的改良提供了理論模型和數據參考。
額外收獲 感受愛拼敢贏的精神
在實踐公司解決了圖案設計問題,張雨蒙來到泉州最大的收獲,就是感受到了泉州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底蘊,特別是泉州人積極向上的精氣神。“和老一輩乃至年輕的創業者交流,我感受到‘愛拼才會贏’的力量,我發現創業與科研有很多相似之處。”
“6周的經驗和感悟一直伴隨著我們,特別是閩南人身上優秀的愛拼精神特質將永遠激勵我們。”作為這次社會實踐隊的支隊長,劉晨陽說,“在今后的學業和事業規劃中,這段經歷將影響我們,希望我們當中有的人能再次回到這里,與大家攜手開啟新的篇章。”
實踐期間,實踐隊利用周末到各地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其中,徐瑞就組織博士生赴永春縣開展了學習林俊德院士先進事跡暨宣講“馬蘭精神”的黨組織生活紅色實踐活動。他坦言:“泉州的人才發展環境深深感染了我,回校后將推薦學弟學妹到泉州實踐。”
“在這次實踐中,我了解了泉州企業文化,對我而言這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吳明宇說,“借這次機會我還游覽了泉州,這座城市讓我印象深刻,希望有一天來泉州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焚風肆虐吹出高溫紀錄 昨日泉州市14個鄉鎮氣2019-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