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15年開始接手該合作社,負責管理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事宜,接手父親的種田種糧事業,把父親的‘種糧’這根棒承接好。”近日,在長汀縣河田鎮中街一片良田里,李文興告訴我們,他為自己當年的選擇感到由衷自豪。
李文興1974年4月生,長汀縣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木連生之子。李文興介紹說,長汀縣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現有成員176人。合作社于2020年獲得省級示范社,理事長李木連生于2012年獲2011年度“全省種糧大戶”稱號,2013年獲得“全國種糧大戶”稱號。合作社共投入500余萬元,建有水稻工廠化育插秧示范點,大型拖拉機4臺、高速插秧機4臺、聯合收割機4臺、稻谷烘干設備2臺套。在河田鎮中街、下街村流轉耕地1100畝,主要種植水稻、烤煙、檳榔芋等農作物。
為彌補農業知識缺乏,尤其是現代農業知識,接好“種糧”這根棒,李文興全身心投入,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他認真閱讀有關新品種、新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知識;請教市、縣、鄉鎮農業專家,通過他們身傳言教、現場指導;參加各種培訓,如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林大函授等,今年參加縣農業農村局舉辦的高素質農民培訓。通過各種學習,他掌握了農機業務知識、農作物高效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知識,并在機械化、優質稻、 引領示范方面下功夫,尋突破。
全程機械化耕種,提高種植效益。合作社購置了水稻栽培從播種到收割、烘干的全套設備,采用機耕、機播、機插、機防、機收、機烘的全程機械化耕種,種植水稻畝成本在900元左右,比濕潤秧人工栽培畝節省勞動力投入等人工成本150-200元,提高了種植效益。合作社流轉耕地1100畝,主要種植早稻750畝,由于部份耕地地勢較低容易積水,為此種中稻150畝、雙季晚稻750畝、檳榔芋200畝,年產稻谷780-800噸,除留下部分專業合作社成員自用外,每年為國家交售糧食750噸左右,稻谷、檳榔芋等年收入580萬元,扣除各種成本費用等年純收入達70-80萬元。
開展優質稻示范,促進長汀優質稻推廣。合作社在縣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開展優質稻示范面積300畝,主要種植常規優質稻-佳輻占、優質雜交稻:中浙優8號、野香優669、泰優2068、恒豐優絲苗等,通過優質稻的示范推廣,帶動輻射全縣優質稻推廣面積達85%以上,為長汀優質稻的推廣應用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果。
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減輕農戶勞動強度。合作社充分發揮農機具的作用,為農戶開展機耕、機插、機防、機收的社會化服務,年服務面積3000余畝,每畝可減少勞動力投入5-6個工日,節省成本80-100元,每年為農戶節省勞力投入16000個工日,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
引領示范,輻射帶動全縣種植大戶。合作社于2008年成立,成立較早,當時全縣專業合作社不足30家,通過合作社成立及農機具購置等,流轉耕地,采用全程機械化耕種,減少勞動力投入,減輕勞動強度,在全縣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果,近幾年全縣發展到專業合作社700余戶,家庭農場千余戶,尤其是本河田鎮以及濯田、三洲、古城、童坊、館前等專業大戶,流轉耕地400-500畝的有30余戶,為長汀糧食生產、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種植起到顯著的輻射帶動效果。
談及今后打算,李文興躊躇滿志,“我準備適當擴大耕地流轉面積,擴大合作社種植規模;以優質綠色高質高效模式,發展優質稻,提高稻米品種;擴大示范引領,發展優質稻、烤煙、檳榔芋、蔬菜等種植,為長汀鄉鎮振興、產業興旺起到良好的示范輻射帶動效果,認真傳承接好父親種糧的這根棒,為國家糧食安全、鄉村振興扎實工作,多做貢獻。”(記者 陳良錦 通訊員 李玉英)
責任編輯:莊婷婷
- 1.15億元!福建實際種糧農民再獲一次性補貼2022-06-21
- 1.15億元!福建實際種糧農民再獲一次性補貼2022-06-21
- 100億元!中央財政再次向種糧農民發農資補貼2022-05-23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牢牢守住不發生“賣糧難”底線2019-05-17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新羅區:成功轉移12名被困群眾2022-07-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