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11日訊 (閩西日報記者 林阿玲 通訊員 楊靜)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強企業和群眾的改革獲得感,經市政府同意,國慶前夕市自然資源局下發了進一步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的通知,采取多項措施對全市不動產登記辦理進行深度“瘦身”,讓群眾辦證更加方便快捷,致力跑出龍巖“加速度”。
措施一:提高即辦件和一日辦結件比例
全市各地加快合并不動產登記登簿和制證環節、繳費和領證環節,提高辦事效率;設立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交易、征稅、登記“多事一窗辦”。推行二手房轉移登記與抵押登記等相關聯登記事項一并申請、一并受理與審核,將聯系緊密需多次辦理的不動產登記及不動產抵押登記事項,整合成1個不動產登記事項。今年年底即辦件和一日辦結件比例需達50%以上。
措施二:全面精簡申請材料
自然資源部門自身產生的,或者能夠通過部門實時信息共享獲取、核驗的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出讓合同、土地出讓價款繳納憑證、劃撥決定書、規劃條件變更材料、規劃核實、竣工驗收等證明材料由不動產登記機構直接通過共享平臺提取,不得要求申請人自行提交。推行告知承諾制,在不動產繼承登記中,逐步推廣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替代難以獲取的死亡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材料。
措施三:設立抵押登記便民窗口
不動產登記機構全面推行抵押權注銷登記和續貸抵押權首次登記合并辦理。推進不動產抵押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建設,實行抵押登記“網絡直辦、全城通辦”,將登記服務場所延伸至銀行網點,群眾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無需再到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可就近直接前往銀行網點辦理。
措施四:打破部門“信息孤島”
各縣(市、區)加快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整合,完善不動產登記信息;大力促進部門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通過市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匯集包括公安、市場監管、機構編制、住建、稅務、銀保監、自然資源、法院、民政、國資、衛健、公證機構等部門單位所有涉及不動產登記的相關信息,使全市不動產登記需要使用的有關部門信息全部共享到位,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措施五:推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依托e龍巖等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推行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稅收征繳等業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網上大廳”提供預約、查詢、支付和開具電子證明等服務,市民可隨時隨地申請辦理。
措施六:推行交房(地)即交證
各縣(市、區)參照龍巖中心城區商品房項目“交房(地)即交證”創新做法,嚴格落實開發企業在新建商品房不動產登記發證中的主體責任,通過實行不動產登記主動提前服務,確保開發企業在向購房人交房的同時即可交付不動產權證書,實現住權和產權同步。
措施七:著力解決歷史遺留“辦證難”問題
各地加快摸清轄區內尚未解決的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分析原因,分類梳理,用足用好政策,積極破解歷史遺留“辦證難”問題,切實維護好不動產權人的合法權利。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施行不動產登記責任保險制度。
措施八:推行不動產繼承公證政府購買服務
為保護繼承人合法權益,方便群眾辦證,減輕群眾經濟負擔,全市各縣(市、區)全面推行不動產繼承轉移登記購買公證服務,將繼承、受遺贈取得合法不動產以及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其它需公證事項,由政府集中統一購買公證服務,購買公證服務所需經費由地方財政統籌安排保障。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打響老區旅游金字招牌 ——龍巖市推進“七景區”建設綜述2019-09-30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持續加大新版人民幣宣傳2019-09-30
- 龍巖張起南燈謎藝術研究會成立2019-09-29
- “數字龍巖”建設: 為發展賦能 讓生活更好2019-09-29
- 龍巖市領導赴松毛嶺、中復村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2019-09-29
- 挑起龍巖高質量發展“大梁”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龍巖市工業經濟發展回眸2019-09-27
- 龍巖市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18年度能耗“雙控”目標2019-09-27
- 龍巖:堅決打好河湖保護治理這場硬仗2019-09-26
- 牢記為民宗旨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2019-09-26
- 龍巖市將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2019-09-25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世界地瓜之都”花落福建連城2019-10-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