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記者對中心城區的停車場使用情況進行調查。
地下停車場較為空蕩
臨近中午時分,在中山街靠街心一側的空地上,記者發現,這里已被四五十輛車“占領”,而位于此地的地下停車場則顯得較為空蕩。
中山路二期停車場
“地面僅有三四十個車位,每天上午都停得滿滿當當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這里停車位不夠用,他得幫“挪”車,最高峰時暫時保管了12把車鑰匙。而隔壁中山路一期二期地下停車場,卻經常空蕩蕩沒人停車。
中山路二期停車場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整個中山路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就數這個最大了,但50多個車位經常停不滿車,不少車主寧可繞路也不停進來,原因很簡單,“路面停車免費且方便。”
記者了解到“車庫無車停、車無地方停”不合理現象在中心城區比比皆是。在商務板塊的大部分寫字樓,車輛在路面停得滿滿當當,而地下車庫則顯得空蕩蕩,車輛停放很少。盡管地下停車場開放停車,但因為收費且麻煩,部分大樓的地下車庫停放的車輛寥寥無幾。
記者調查發現,市區的收費停車場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有的按小時收費,有的按次數收費,收費沒有明確的標準,加之目前路邊停車大部分沒有收費,這樣使市民更多地選擇便利性強的路邊停車,從而導致路邊停車“一位難求”、停車場停車泊位周轉效率低下,停車設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此外,泊車收費、停車誘導系統等停車管理設施目前在龍巖中心城區尚未大范圍應用。中山路,九一路等多數繁華商業街區、車流量較大的公共服務單位基本沒有設置停車信息發布系統,停車場配套的設施簡單落后,沒有統一。明確的停車場指示標志,造成停車效率低下。
部分市民認為,中山街停車難問題很大原因在于地下停車場空置嚴重,他們建議,應利用好資源和時間差,白天把小區車位讓給附近單位停車,到了晚上單位則把空地讓給小區住戶停車,可以實現資源互補,彼此都可以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同時,小區、商業中心按比例預留地面公共停車位,今后改建為機械化立體停車,滿足未來停車增長需求。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