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爆火視頻,讓大家的目光聚焦于福州的院前急救。視頻里,晉安一名16天大女嬰嗆奶窒息,生死關頭,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調度員電話指導家屬展開心肺復蘇,力挽狂瀾救下孩子!
連日來,這一“教科書級”院前急救視頻在網上持續走紅,本報和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網等各級媒體紛紛報道,視頻累計瀏覽量超過1億次。
院前急救的效果,事關群眾的生命安全;院前急救的齒輪,連接著群眾命運的齒輪。在福州六城區,從百姓撥通120急救電話,到有需要者被救護車送進醫院這段關鍵時間里,院前急救的齒輪究竟如何運轉?
23日,記者采訪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黨委委員、福建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鄭曉春主任醫師,為你揭開其中奧秘。
不懈追求
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質量沒有止境
1994年,福建省急救中心落戶福建省立醫院(現名為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急診科,與省立醫院采用“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方式協同運作。福州城區120指揮調度中心設在福建省急救中心內,120熱線開通于1997年3月。
“在此之前,福州城區百姓如果需要救護車,只能撥打各家醫院的出診電話。這種方式存在諸多弊端,比如不同醫院的出診電話不好記憶,單一醫院的救護車資源有限,可能無法及時派車等,很容易造成救援延誤。”鄭曉春說,統一的指揮調度中心,實現了急救資源的統一調配,推動院前急救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能大大提升福州城區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質量。
“所謂急救,‘急’意味著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半點耽誤;‘救’代表每一步操作都得使在刀刃上,這樣病人才能有更好的預后。尤其對于腦卒中、心梗、創傷等存在‘黃金救治時間窗’的疾病,要是耽誤幾分鐘,患者的預后就可能大不一樣,或影響生活質量,或直接危及生命。”鄭曉春說,“因此,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質量沒有止境。不懈追求更快速度、更高質量,是我們永恒的使命!”
智慧醫療
信息化建設深入院前急救流程各環節
如今,乘著智慧化醫療科技迅猛發展的東風,福建省急救中心在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鄭曉春介紹:“院前急救的信息化建設,就是圍繞院前急救全鏈條,對各個環節所產生的信息進行實時收集、傳輸、處理以及存儲。”
從120調度員接聽群眾呼救電話的瞬間,信息收集工作就已開啟。調度員迅速調派救護車,同時展開電話急救指導。出診人員接到任務后,即刻趕赴現場,在途中,借助信息化系統,提前熟悉患者基本情況。與此同時,醫院急診科搶救室、重癥監護室、導管室等相關科室同步收到信息,提前做好接診準備,直至患者被送至醫院,直通不同科室,“實現醫生等病人”。如果是車禍等造成的多發傷,那么多學科醫生都可在第一時間知悉患者情況,并趕來會診。
而且,這一系列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數據,具有可追溯性,便于事后復盤分析,為持續優化急救流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福建省急救中心支撐福州城區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設的各類設備與系統運行順暢。2019年,福州城區120調度中心為調度員的電腦安裝了MPDS系統,即急救醫療優先分級調度系統。當調度員接到求助電話,該系統能在短時間內收集患者癥狀,迅速判斷病種,精準區分病情危重等級,并給出相應的指導方案。在調度過程中,系統還會發出提示語,逐步協助120調度員在通話時指導呼救者先行開展施救。
救護車出診時,醫務人員攜帶的平板電腦安裝了專門的App。MPDS系統接收的患者基本信息,會即刻傳輸到醫生的App上。患者病情危重等級從低到高分為6級,根據不同等級,預警告知系統會在App以及急診科搶救室等相應場所的大屏幕上亮起不同顏色的指示燈,其中最高等級亮紅燈。這些信息和信號為醫生的醫學評估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提醒。
2023年,福州市交警指揮中心聯合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百度智慧數據平臺,打造了醫警聯動救護車護航平臺。在危重癥事件與公共突發事件救援中,道路擁堵可能大幅延長路程耗時,令人揪心。如今有了這個平臺,救護車上出診人員只需開啟百度地圖的“一鍵護航”功能,交警就能依據實時路況,為救護車實施綠燈保障,開辟出一條爭分奪秒的生命綠色通道。
為滿足聽障人士、有所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急救需求,今年2月,福建省急救中心上線了福州便民服務小程序。小程序設有一鍵呼救、視頻呼救、文字呼救三種模式,與120熱線同時對接福建省急救中心,實現了無障礙呼救。一鍵呼救,讓身處突發狀況的群眾迅速接通120指揮調度中心;視頻呼救,支持與120調度員進行實時視頻連線,為院前急救提供可視化指導;文字呼救,為聽障人士開辟專屬通道,全程支持文字交流,還可選擇上傳圖片及預設癥狀模塊,幫助準確傳達自身狀況,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援。
質控管理
保障調度員高水平工作狀態不掉線
打鐵還需自身硬。質量控制管理與先進技術一同貫穿于福建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全流程之中,對急救人員的素養提出了嚴格要求。
鄭曉春介紹,根據福建省急救中心的制度規定,120調度員必須在求助電話響起3秒內迅速接聽,并于1分鐘內完成派車指令下達;福州城區納入調度網絡的26家二級及以上醫院及院區,一旦接到出診任務,須在3分鐘內即刻出車。這些年,這些關鍵指標的完成情況越來越好。像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其3分鐘內出車率接近100%。
為維持調度員的高水平工作表現,福州城區120調度中心構建了一套嚴苛的質控管理制度。專門的質控席位每天都會借助MPDS系統的“錄音回放”功能,對調度員處理的事件進行隨機抽查,從處理流程的規范性到通話時的語速、語調、措辭,都進行細致的評分,發現不足之處,會及時反饋給調度員,督促改進。
調度工作中緊急狀況頻發,為確保調度員始終保持強大的心理狀態,福建省急救中心定期組織專項培訓,不定期邀請心理專家進行輔導,交流與傳授在高壓之下保持冷靜客觀的技巧。
120調度中心如何快速統一調度員的業務水平?“新員工入職前,需要接受為期3個月的崗前培訓。”鄭曉春介紹,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熟悉福州城區的大街小巷、社區分布和重要地標,把自己變成一張“活地圖”。這么一來,調度員接到求助電話時,就能迅速輸入準確的文字、精準定位事發地點,為救援爭取更多寶貴時間。此外,調度員需要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信息,這就要求他們通過訓練,讓說話語速快而清晰,打字速度和準確率也得跟上。
醫療后盾
守住急救病人最后的希望
“我們不會拒絕任何一名需要急救的病人,一定會守住他們最后的希望。”鄭曉春如是說。
福建省急救中心有著極為堅實的醫療后盾——省級公立三甲醫院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一旦遇到病情急難險重的患者,當其他醫院因醫療能力不足或資源緊張無法接收時,省立醫院急診科就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兜底責任。
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急診科,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個成立的急診科。多年來,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該急診科積極探索發展路徑,一方面與高校緊密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從“一個中心、兩個體系”三大方向精準發力,大力推動福建急救事業穩步向前。
一個中心,即建設福建省急診醫學中心,作為核心力量的省立醫院急診科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目前,科室已配備體外膜肺氧合機、心肺復蘇機等一系列先進急救設備,且急診彩超室、急診放射科等輔助科室一應俱全。同時,建立健全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等分中心。如今的省立醫院急診科,儼然已是大醫院里的“小醫院”,有效推動各類急病的規范化診療快速、有序開展。
兩個體系,其一是構建院前急救醫學體系,重點打造福州城區完善的急救網絡,在全國率先引入先進的指揮調度平臺設備,將急救任務的起點提前至“電話接通、急救開始”;其二是建立緊急醫學救援體系,省立醫院組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福建)隊并擔任隊長單位,打造了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平臺,為省急救中心和省立醫院配備了規模龐大的“方艙醫院”醫療矩陣設施設備。
展望未來,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懷揣著更大的夢想——
在急診領域,正基于“5G+AI+大數據”技術,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上車即入院”的5G智慧急救體系。這意味著救護車將被改造成為功能完備的“移動醫院”,而且車上能自動生成電子病歷、支持車載視頻實時傳輸,方便與院內專家協同會診。
在救援領域,借助救人直升機等先進裝備,朝著“上天下海”的全方位救援覆蓋目標邁進。目前,相關部門正大力完善福建省航空救援體系,推進建設海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
他們正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織牢織密“海陸空一體化”的緊急醫學救援網,為八閩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記者 侯宗焜 朱丹華/文 受訪單位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第二批1000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名單公布2023-11-14
- 120救人返程遇車禍再救5人:救死扶傷就是自己的職業2023-11-07
- 醫生蓮花峰救人爬到一半發現跑錯了 網友:從醫生表情中看到了無奈2023-10-23
- 漳州古雷:加強急救培訓 護航賽事保障2023-10-13
- 來論:鄭州120延誤救治女大學生引發的思考 社會急救還有哪些改進空間 2022-07-19
- 求救電話只有喘息聲!南京120的這波操作火了2022-06-16
- 《醫師法》明確醫師在公共場所自愿實施急救免責2022-03-01
- 兩岸同胞參與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培訓2021-12-22
- 教育部:實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動計劃2021-10-20
- 嚴重過敏反應可危及生命 如何識別和急救?2021-08-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雙賽聯動 打造福州城市體育新IP2025-03-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