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內,只見一臺臺設備高速運轉,使用飛秒激光進行各種精細加工,“雕刻”出一條創新發展的生動曲線。這里,是我國前沿光子技術科研的主戰場之一。
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懷熹(右)指導學生做實驗。記者 林雙偉 攝
光子產業是21世紀最具革命性、基礎性、先導性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之一。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設立于2003年,20多年來始終以“頂天立地”為發展理念,瞄準世界光子科技前沿,聚焦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成為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經濟的重要科技創新平臺。
發展光子技術為何如此重要?6日,實驗室副主任、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陳懷熹用小小的光子芯片給出答案:“通過精密芯片制造工藝,實驗室可以將一個鈮酸鋰晶圓制備成最小1平方毫米的光子技術芯片,支撐帶動無人駕駛、航天航空、信息通信等諸多產業升級發展。”
光子技術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少數”和未來產業的“根技術”。近年來,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面向集成光學元器件和激光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對接并契合福州市光電產業的優勢領域和發展需求,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與福光股份、福特科光電、海創光電等福州本土光電企業開展合作,填補福州光電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福建師范大學光學工程學科歷史積淀深厚,具有本碩博(后)完整的光電信息人才培養體系,是立足東南、服務海峽融合發展、輻射全國的重要光電創新人才培養高地。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在光子信息的一些細分領域領先全國,有基礎、有條件、更有責任服務我國產業發展。”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張先增說。
面向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該實驗室與福光股份合作,研制極端環境光學系統,在理論驗證、工程設計、裝調檢測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突破,其研制的高軌星載光學系統隨著實踐二十一號、二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實驗室與福光股份合作研制并在福光產業化生產的運載光學系統系列產品,應用于“長征”系列多型號運載火箭,2022年3月為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打下堅實基礎。相關產品還成為中國探月工程分系統的重要配套組件,為我國航天工程作出貢獻。
針對國家量子戰略領域相關迫切需求,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開展了高效率量子頻率接口器件的開發,經過長時間的設計和工藝摸索,將整體指標達到國際前沿水平,并承擔國家實驗室“揭榜掛帥”項目。
不僅服務國家戰略,實驗室團隊還積極探索,助力福州光電產業創新向上突破。實驗室研發的項目技術應用于工業檢測等多系列產品,多項專利技術在本土企業轉化應用,多系列新產品實現量產,推動福州光電產業引領我國工業檢測、機器視覺鏡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
另一方面,實驗室助力產業鏈向下延伸。光電產品檢測所需高端精密儀器投資較大,福州許多中小微企業不具備檢測能力。為解決這一痛點,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和晉安區簽訂了東南光電檢測與協同創新中心項目共建協議,將通過政企研三方合作,為福州光電中小微企業搭建產品檢測和研發公共服務平臺。
聚焦產業高層次人才的培育,該實驗室依托福建師范大學,匯聚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領軍人才。實驗室還“牽手”福光、鑫圖等行業龍頭,開展聯合辦學、共建實驗室等,培育研究型、應用型專業人才,持續為行業發展輸入新鮮血液。
此外,2019年至2024年,實驗室共承擔了194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20項國家級項目和101項省部級項目,總經費達到9905萬元;共發表論文636篇,其中SCI收錄377篇,多篇論文刊載于國際高影響因子的多學科交叉領域期刊。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實驗室在傳統光學、量子光學、醫用光子等方面持續突破,目標是成為國家光子技術領域的重要科技力量。”張先增表示。(記者 林榕昇)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馬來西亞電影展映交流活動在榕舉辦2025-03-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