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之際,“新質生產力”再度成為高頻熱詞。在《政府工作報告》福州市2025年工作安排中,“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持續發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被放在重要位置。
新春伊始喜報頻傳——福州地鐵集團旗下合資公司福建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獲評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智能視頻分析系統技術及應用》獲得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是福州地鐵集團堅持科技創新、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軌道交通發展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福州地鐵集團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福州地鐵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福州地鐵集團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為總綱,不斷深化企業科技創新、探索智慧化和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林清水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福州地鐵培養和輸出專業技能人才。
共鏈協同
串聯“新”支點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發展的現代化名片,它的全產業鏈條涵蓋了從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到運營管理等復雜精細的環節,每個環節都充滿科技含量。福州地鐵沒有止步于傳統業務,而是堅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向軌道交通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培育出多家科技型子公司作為發展新引擎,同時積極“牽手”行業頭部企業,推動項目落地、技術落地。
以首批成立的子公司為例,福州軌道交通設計院從成立之初就瞄準科技型企業定位,專門設立研發中心,攻關BIM正向設計、綠色低碳等關鍵技術。“BIM技術通過數字技術建立建筑模型,不僅能立體展示建筑形態和參數,還能通過AI自主學習、優化設計。比如,用我們的自動化工具設計地鐵站火災報警系統,平面圖、監控表等原本需要數天的工作,現在幾個小時就能完成。”福軌院研發中心所長王曉丹說。
福軌院的技術成果,很快得到業界認可。2020年福州地鐵啟動BIM正向設計試點后,接連斬獲福建省BIM應用大賽二等獎等多項榮譽。福軌院的“軌道交通行業三維設計算量一體化解決方案”獲得中國軌道交通科技成果評選組委會頒發的創新成果獎。
憑借硬核實力,2022年起福軌院連續3年入選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23年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
科技創新版圖持續擴張。2024年福州地鐵成立地鐵科技公司,短短一年就已承擔起地鐵集團管理系統研發維護工作,還自主開發了基于云架構的新一代票務平臺。該平臺不僅能降低地鐵新線建設成本及既有線路票務運營、運維成本,還讓福州地鐵成為全國少數自主掌握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的城軌企業。
開放合作也是關鍵一招。2022年福州地鐵與北京城建智控合資成立福建智控公司。在樟嵐車輛段的實驗室里,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模擬著真實的地鐵運營場景,所有新技術都要通過這里的“通關測試”才能投入地鐵實際應用。
依托福州地鐵的應用場景,企業取得一系列成果,包括25項軟件著作權、16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2項有效的發明專利,獲評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維保領域也有大動作。福州地鐵與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成立福州唐車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有限公司,引進國內頂尖車輛維保技術,截至2024年底,已實現簽約訂單超1億元。
如今在福州,一個個創新支點如雨后春筍般成長,一個個合作項目接連落地,一條以科技為引擎的軌道交通產業鏈加速成形。
福州地鐵智慧產業園引進軌道交通上下游全鏈條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記者 原浩 攝
內外兼修
發展高“研”值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福州地鐵用行動給出生動注解。一組硬核數據記錄奮進的腳步:截至目前,福州地鐵科研投入累計近1億元,開展74項課題研究,拿下80多項專利軟件著作權,12項成果獲省市各類獎項,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向外借力,福州地鐵持續深化產學研融合,促進高校優質科技成果落地轉化。2021年,福州地鐵與省內外多所高校合作,在福州地鐵綠色低碳、工程建設、智能建造等方面合作開展多項科研項目,總投入近1000萬元。
這些研究有何價值?答案就在福州地鐵的綠色實踐中。
為未來明方向——依托《福州軌道交通“雙碳”發展戰略、方法及路徑研究》科研項目,《福州地鐵集團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編制并發布?!斗桨浮窂捻攲釉O計、整體規劃入手,為福州地鐵2030年、2060年綠色轉型制定了目標和行動路徑,為福州地鐵序時推進各項軌道交通節能減排提供科學支撐。
讓技術變效益——福軌院和福蓉軌道科技聯合開發了低碳運行管控平臺,通過優化列車駕駛、空調照明等關鍵環節,解決節能系統零散的行業痛點。試點效果立竿見影:部分車站和車輛每年節省電費25萬元。若全線網推廣,每年有望節約電費超3000萬元,進一步降低福州地鐵運行中的能耗及碳排放。
對內挖潛,人才培養同樣給力。2023年,“福州地鐵維保有限公司林清水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先后研發完成1號線加裝浮球控制開關及液位計改造項目、1號線車站照明節能改造項目、福州火車南站污水泵房技術改造等項目,獲得福建省百萬職工“五小”創新大賽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工作室還以“高師帶徒”的方式,先后搭建了環控系統、動力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排水演練場地等培訓教學平臺,培養和輸出專業技能人才10多人,成為機電領域的“人才孵化器”。
去年10月,福州地鐵首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羅俊赟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新店車輛基地成立。工作室由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勞動競賽“維修能手”、省城市交通信號工技能競賽“崗位能手”羅俊赟等11名信號一線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組成,充分發揮示范作用,通過“以老帶新”多維度培育人才,讓經驗傳承有了新陣地。
更難得的是,經市人社局批復同意,福州地鐵還成立了工程系列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這是福建省首個城軌行業自主評審委員會,下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工程、城市軌道交通電務、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等4個子專業。截至2024年12月,通過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千余名城軌專業技術人員獲評職稱,人才梯隊越建越扎實。
數智融合
鋪就暢行路
人民地鐵為人民,是初心也是發展方向。結合地鐵建設及運營的主責主業,福州地鐵以新質生產力鋪就數智地鐵之路,將科技發展帶來的技術紅利服務人民群眾,為乘客提供舒適、便捷、安全的乘車服務。
何為科技紅利?在濱海快線濱海西站的建設工地,福州地鐵工作人員用一套建筑信息模型給出回答。
通過采用該技術,該站環控機房實現可視化三維設計,相較于傳統的二維圖紙,在信息表達上實現質的飛躍,能夠有效規避圖紙誤差、設計深度不足及布局不合理等傳統問題,確保各類管線“不打架”“不穿袖”“不漏項”,管道走向簡潔有序,為設備操作和維護檢修預留合理空間。
“通過該技術對濱??炀€濱海西站環控機房進行精細化設計和優化,實現裸露管線的秩序美感。同時,進行了施工模擬和指導等工作,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和施工質量,設計效率提高了50%,工期縮短1個月,為線路早日開通蓄勢助力。”福州地鐵建設公司技術部副經理祈小兵說。
福州地鐵4號線列車采用國際最高等級(GOA4)的全自動駕駛技術。記者 陳暖 攝
在福州地鐵運營一線,“含新量”同樣滿滿。2024年,福州地鐵率先在1號線及4號線部署360動態圖像智能檢測設備。它采用線陣高清成像技術、圖像識別技術、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算法等前沿技術,可以在不停車的狀態下,對地鐵車底、車側走行部等關鍵部件進行高清成像,對關鍵部件缺失、變形、異物等情況實現自動識別報警。
“360智能檢測設備可替代近八成的項點檢測工作,不僅大幅減少人工檢查的工作量,還輔助實現檢修間隔周期的合理延長,全面提升地鐵車輛檢修的效率與可靠性。”福州地鐵運營分公司車輛中心負責人吳方厚說。
對乘客來說,“黑科技”還體現在乘坐地鐵出行的每一處細節。從全線網實現“無感支付,一臉通行”進站,到設置冷暖車廂讓乘客擁有更舒適的出行體驗;從列車信息一目了然的智慧顯示屏,到智能分析客流的運營大數據平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福州地鐵持續優化運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科技創新不僅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力引擎,更是企業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面對新征程,福州地鐵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通過構建福州地鐵“12411”智慧城軌發展藍圖,以科技創新推動軌道產業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實現軌道交通從業務數據化、場景智能化到全面智慧化的跨越,為福州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為福州的智慧化進程與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林榕昇 圖片除署名外由福州地鐵集團提供)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高速交警提示:12日晚這些收費站車流量較大2025-02-12
- 【網絡中國節·元宵】晉安:花式迎元宵 歡喜品福味2025-02-12
- 福州倉山奏響新春項目攻堅“奮進曲”2025-02-12
- 福州市首個半地下式花園型污水處理項目通水2025-02-12
- 【網絡中國節·元宵】福州:湯圓元宵花樣多 市民偏愛古早味2025-02-12
- 【網絡中國節·元宵】民俗專家講述福州元宵習俗2025-02-12
- 頻頻出圈!蛇年春節福州文旅、消費“引力”從何而來2025-02-12
- 忙碌在春運一線的福州火車站工作人員速寫2025-02-12
- 福州企業、項目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開足馬力趕訂單 刷新建設進度條2025-02-12
- 成立黨支部丨五里亭茶業商會開啟黨建引領新篇章2025-02-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地鐵建設多線并進 6號線東調段“洞通”2025-02-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