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50.5億元,增長6%;新增市場主體1.6萬戶,市場主體總量居全市第三;全區全年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人均消費額增長率居全市前列……翻開臺江區2024年的“成績單”,一連串可喜的數據,記錄著一年來精彩的一幕幕。
追夢,奔跑,一刻不停。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關鍵一年。臺江區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扭住新福建建設宏偉藍圖和“四個更大”重要要求不放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追新逐質
發展動能穩步增強
“太方便了!這里不僅可以進行調解、立案、審理、執行等環節,而且六城區內的金融糾紛案例都可以辦理,再也不用跑來跑去了。”在位于臺江區海峽金融商務區創實大廈內的福州數字金融審執中心,律師林女士點贊道。這里承擔著福州六城區金融糾紛“調、立、審、執、破”的職能,推動金融糾紛“一棟樓辦公、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成為福州金融糾紛矛盾化解的核心。
作為省會城市核心區,臺江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從解決金融機構債權催收難、回款難、立案難的痛點問題切入,與福州中院攜手共建福州數字金融審執中心。該中心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構建“數字賦能+金融司法”生態圈,探索全鏈條金融司法公共服務“省會新模式”,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我們以‘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園,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思路,將創實大廈規劃打造成以‘金融+司法+科技’為主題的立起來的產業園。”臺江區有關負責人說,依托審執中心這一核心資源,臺江區重點招引銀行、互聯網小貸等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以及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科技公司、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入駐創實大廈,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集群。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過去一年,臺江區牢牢抓住新質生產力這個“牛鼻子”,金融活力有效激發,成為福建省金融支持共同富裕試驗區3個試點之一,省級金融支持共富試驗區臺江區創建中心建成投用。金融業增加值預計達195億元,占全市總量11.4%;商貿業態日益繁榮,大力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開展“惠聚臺江”等促消費活動710場,拉動消費31.7億元。43家市級平臺企業年銷售額超600億元,總部企業達10家;數字賦能加速推進,新落地數字經濟招商項目27個、省級數字經濟領域“未來獨角獸”“瞪羚”企業3家,數字經濟總規模超500億元。文旅融合不斷深化,舉辦電競文旅嘉年華等活動超千場,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福建省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十大優秀案例、福建省活力“街藝”示范區。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臺江區“項目攻堅突破年”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紅星小學、臺江國投大樓等53個項目實現開工,濱海南院、榕發望熙雅筑等32個項目提速建設,民生大廈、國貿天琴公館等29個項目順利竣工,預計完成投資224.5億元。同時,臺江區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堅持“五全”抓招商,用好建發匯成新時代大廈、創實大廈等優質載體,引進海爾新零售福建總部、植護等項目268個,總投資289.7億元,有效為高質量發展增強后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臺江區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增添發展活力。2024年,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323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市級眾創空間3個。R&D經費支出比增52.6%,增幅居全市第二。全國首家印尼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揭牌運營,福州市臺胞臺企交流服務中心獲授全國首批“閩臺青年服務站”,全省首家閩臺體育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建成投用,海峽金融商貿融合發展中心順利落地。
一個個產業發展勢頭正勁,一項項重大項目順利推進,一處處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臺江向“新”奮力前行,創新動力、發展活力迸發。
建管并重
城區面貌有序更新
節假日,從臺江碼頭乘游輪夜游閩江,領略兩岸風情,感受夜色魅力,成為市民游客打卡有福之州的共同選擇。
不久前,交通運輸部遴選并發布了36個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典型案例,閩江夜游航線入選。該航線主要沿閩江中下游黃金水道進行游覽,從臺江碼頭起航,途經閩江大橋、鰲峰大橋、海峽金融商務區等景點,穿過約15公里的閩江夜景景觀帶,航程約60分鐘。該航線已成為展示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形象的一張燙金名片,是打造“水城共融”“人水和諧”交旅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過去一年,臺江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117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全面落實,總投資超65億元。45天完成金屏垱地塊搬遷任務,鳳凰新村及周邊等6幅、約211.3畝地塊順利出讓,總金額達78.7億元。福泰華庭等38個老舊小區改造竣工驗收,新璟閣等935套安置房交付使用,惠及群眾約2.5萬人。“兩江四岸”核心段環境品質提升工作扎實推進。市政配套持續優化,新改擴建道路7條,增設公共停車泊位499個,新建智慧燈桿83處,全省首個無障礙主題公園開放。
臺江區堅持建管并重,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環境優美、產城融合的高品質城區。2024年,該區123個無物業老舊小區管理提升工作全面完成。拆除“兩違”面積約3.2萬平方米,整治群租房146套。福州城市管理綜合宣教中心順利落地,改造提升“e體+智慧交警服務站”,創建精美小街巷20條。此外,綠色底蘊更加深厚,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4%,“政府+企業+民間河長”機制持續完善,閩江流域臺江段水質100%達標,閩江北港入選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建設名單。
新的一年,臺江區將在加快宜居城區建設上進一步提功能、優品質。一方面,提速城區更新,高標準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項目50個以上,謀劃推進寧化新村、電子管廠宿舍等4幅、約197畝地塊征收,完成古街商廈等43個老舊小區改造、62部電梯更新,推進4000套以上安商房選房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精細管理,常態化開展經營性自建房、人員密集型場所掛牌巡檢,加快構建環衛一體化智能監管平臺,提速建設白馬轉運站垃圾分類宣教基地,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00個、公共電動汽車充電樁100個。此外,建設綠色家園,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建強用好聲環境質量監控系統平臺,全力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更加殷實
“孩子工作忙,我和老伴在家很孤獨,這里溫馨舒適、飲食起居有人照顧,還讓我們與十年未見的老朋友重逢,期待未來的日子。”作為臺江區社會福利中心首批入住者,年過八旬的王富貴和吳桂芳夫妻倆豎起大拇指點贊。
去年11月,總投資約4.53億元、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的臺江區社會福利中心揭牌投用。項目實行“三級聯動·醫養融合·中心帶站”的養老服務全覆蓋模式,致力打造集“養、醫、學、食、樂、金、家”于一體的省級養老標桿,為臺江區乃至全市有不同需求的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助力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人民至上,發展為民。2024年,臺江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類民生項目建設,讓民生清單從紙上落到地上。
讓群眾在家門口有學上、上好學——紅星小學主體結構封頂,福州十四中、臺三小、國夢幼兒園完成新改擴建,新增學位960個。臺六小獲評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上下杭幼兒園獲評市級示范園,福州鰲峰學校小學部啟動辦學。新引進研究生學歷教育人才32名。轄區義務教育學校實現“2+3”課后服務全覆蓋。
讓群眾在家門口有穩穩的“醫靠”——區級醫院動建,區疾控中心(實驗室)達標建設項目基本完工。區總醫院義洲分院設立全省首批慢性病一體化門診,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名醫工作室全覆蓋,每萬名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居全市前列。區社會福利中心投用,建成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3家。
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體大餐——閩江之心北岸文化片區獲評第三批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為全省唯一入選項目。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有序推進,148處不可移動文物實地復查全面完成,修繕戚繼光祠堂等古厝4處,小花園巷1號—3號等古民居實現活化利用。開展文化惠民活動218場次。獲得市第二十六屆運動會青少年組金牌88枚,創造大賽紀錄21項。
讓群眾在家門口能辦事、辦好事——優化設置小區網格289個、單位網格313個。物業企業侵占小區業主公共收益“點題整治”有序開展。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有效落實,社區矯正中心標準化建設順利完成,蒼霞社工服務中心建成投用,洋頭口社區獲評全省首批“無毒鄉村”守護行動聯系點。
回望來時路,滿懷豪情;展望新征程,更添信心。接下來,臺江區將堅持人民至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關注健康醫養需求,推動文化文明建設,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用一件件民生實事更好造福于民。
(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臺融宣 圖片由記者葉誠、鄭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鼓樓:從最美窗口一覽首善風范2025-01-06
- 20余個專科入駐福州市中醫院五四北院區 試運行一周首批患者這樣說2025-01-06
- 香水獲國家大獎 福州茉莉花“香”出新高度2025-01-06
- 福州三江口片區打造“三江三生”品牌2025-01-06
- 福州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今天開幕2025-01-06
- 福州:消費品以舊換新 2025年繼續補貼2025-01-05
- 福州發布20條措施支持養老服務發展措施2025-01-05
- 福州多個供銷市集開業 展銷優質農產品2025-01-05
- 福州“工會紅娘”助力職工脫單2025-01-05
- 福州市舉行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活動2025-0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