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手、網絡主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新職業成為了就業新風口。
日前,人社部發布消息,增加網絡主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等19個新職業,同時增加移動操作系統應用設計員等20多個新工種。
新職業“新”在哪里?從業人員處于什么樣的工作狀態?在職業能力建設方面,又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近日,記者走進新職業從業者群體,聽他們講述從事這些新職業的感受。
曾經的“不務正業”獲得認可
“3、2、1,上鏈接!”“雙11”將至,這句簡潔明了的話語,近日在恒爍數字科技的各個直播間回蕩。
鏡頭前,網絡主播熟練地演示如何使用即貼即卸的穿戴甲,一旁的助播詳細介紹著產品“福袋”。距他們不遠處,恒爍數字科技總經理卓本鎧盯著電腦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不時以手勢示意主播調整營銷策略。
“在線人數、成交人數、成交轉化率、觀看時長……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了直播間當前經營情況,我們需要結合數據變化,調節氣氛,拋出優惠,讓更多人留在直播間里。”卓本鎧說。
像卓本鎧這樣的直播“操盤手”并不罕見,他是此前被人社部認定的新職業——互聯網營銷師。近年來,直播電商行業高速發展,互聯網營銷師、網絡主播等新職業應運而生,同時也創造了選品師、品控師、內容創作者等新型就業崗位。
“加入這個行業的初衷很簡單,一方面是企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另一方面是看到了直播電商的爆發式發展。”從事電商行業之前,卓本鎧是房地產行業的從業人員,“以前覺得電商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擠壓,一度很排斥。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互聯網營銷師的培訓,我才發現電商其實是打開了更大的市場,一家實體店可以通過互聯網,裂變成6家商鋪,讓更多人擁有新的就業選擇。”
目前,卓本鎧所在的公司有24名網絡主播、12名互聯網營銷師,他也從互聯網營銷師成長為企業的合伙人。
卓本鎧告訴記者,此前由于職業沒被正名,社會對直播行業的從業者有著“不務正業”的偏見,一些求職者也因為擔心職業前景不明朗不愿入行。“互聯網營銷師和網絡主播等一系列電商工種被納入新職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職業偏見,公司招人明顯更容易了。”卓本鎧說。
相較過去缺乏相應標準的行業而言,新職業工種的認定在客觀上推動了行業從傳統的粗放式經營向標準化、規范化轉型。
“很多人以為直播行業門檻低,靠流量取勝。其實,互聯網營銷師、網絡主播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需要掌握方案制定、運營投流、用戶畫像分析等技能。”福州市愛達華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魏恩瑋告訴記者,直播電商相關新職業進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并推出相應職業鑒定標準,讓電商直播教育和短期培訓有了依據和規范,增加了職業的技術含量,有利于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不斷細分的崗位適應需求
新職業的認定是隨著技術發展、社會需求不斷變化而出現的。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讓一批涉老新職業興起。
寧妮是福建省首批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之一,今年是她在養老服務行業工作的第十年。
“爺爺,您吃過午飯了嗎?”“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呀?”在福清海星托老院,寧妮與陳爺爺親切地拉家常,了解他的日常生活。隨后,寧妮將手邊的勺子放進杯中,推到老人面前。“您口渴了嗎?來,喝口水吧。”寧妮說。
陳爺爺緩慢地端起水杯,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嘴邊。寧妮一邊觀察老人喝水的動作,一邊在手中的“老年人能力評估表”上打分。
喝水、拉家常這些看起來簡單的行為,在寧妮眼中,是檢驗老年人吞咽能力,評估他們是否可以獨立進食、分清時間空間的標準。“我們主要從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和社會參與等四個維度開展評估工作。”寧妮介紹,根據評估得分,將老人劃分為完全失能、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輕度失能、能力完好等不同能力等級,相關老人將分別獲得不同級別的照護。
漢特云人工智能測試工程師蘇佳航的主要工作也是“打分”,不過他的對象是機器人。
開合柜門、定點配送、撥打電話……蘇佳航點擊機器人“笨小遞”的操作屏發布指令,觀察機器人執行情況。見“笨小遞”行走有些笨拙,蘇佳航便端起電腦、敲打鍵盤,一串串代碼從指尖“流淌”到屏幕上,并植入“笨小遞”的“腦中”。很快,“笨小遞”又執行了一遍動作,這次它十分流暢地完成了指令。
平時的工作中,蘇佳航需要通過無數次測試,確保機器人軟件性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他看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測試工程師,不僅需要懂技術,也要懂得研發的底層邏輯。蘇佳航說:“基于模型的運動控制,需要設計一些程序讓機器人完成識別、避障、乘梯、預約等動作,涉及算法控制精度。”
“人工智能測試工程師”是數字經濟時代催生的新職業。在今年公布的新職業目錄中,增加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等職業,這些新職業加速涌現的背后,是蓬勃興起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折射現代科技的持續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
規范的新職業體系逐步建立
“新職業”的發布,有利于增強從業者的職業認同。隨著新職業的確立,在福州乃至全省范圍內,相應的從業標準、技能培訓、人才培養體系也在逐步建立。
理論考核、實踐操作、實操筆答……近日,福建省民政學校舉辦的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現場,幾十名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從業人員參加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認定。
“考核合格后,他們可取得‘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高級工技能等級證書,證書信息可在國家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網查詢驗證。”福建省民政學校實訓中心科員、養老護理教師阮林圻告訴記者,今年年初,在省人社廳和省民政廳的指導下,福建省民政學校設立了該項等級認定考核考點。
據悉,這個職業設三個職業技能等級,分別為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取得等級證書后,他們既可以為社區、養老機構、醫療服務機構等提供服務,也可以為長護險購買、國家政策制定提供評估依據。
新職業等級考核認定,對從業人員提升技能很有幫助,但如何制定職業標準、如何開發考試題目卻并不那么容易。
“我們在開發題庫的時候,沒有教材和參考材料,只能根據國家標準,摸著石頭過河。”阮林圻告訴記者,學校聯合高校專業教師,花費1年多時間開發題庫,“對一種新職業而言,出臺技能標準、頒布技能等級證書等,有助于整個行業、社會構建更加合理的職業薪酬體系和晉升路徑。”
在福州,不少龍頭企業也積極參與到新職業標準的制定中。比如,為更好地推動機器人應用落地,在省人社廳的支持下,漢特云開展了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建設。“等到整個評價體系正式建立,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的培養將更加規范。”漢特云工作人員林戎說。
新職業的出現,也意味著職業技能培訓需要與時俱進。在這方面,福州市人社局早已布局。近年來,聚焦新業態新模式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我市通過遴選一批優質培訓機構,以整建制購買培訓服務的方式,組織開展人工智能、無人機、碳排放、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工種培訓,針對性解決新質生產力對技能人才的培訓需求,擴大培訓范圍,助力產業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職業培訓機構53家,共培訓7019人次。”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至2025年,福州將累計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其中新職業工種培訓1萬人次以上。(記者 林晗 潘倩)
責任編輯:趙睿
- 19個新職業“入編”!“數”“智”成新標簽2024-07-31
- 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凈增158個新職業 快來看看是哪些?2022-09-29
- 從事新職業,他們的工作有點“潮”2021-11-16
- 18個新職業"轉正" 你會選擇這些新職業嗎?2021-04-12
- 三部門發布18個新職業 包括碳排放管理員等2021-03-21
- 福州新業態、新職業井噴式涌現 過半月薪超6000元2020-10-16
- 新職業發布不斷加速 怎樣新職業能得到國家認證2020-07-07
- 三部門聯合發布9個新職業怎么回事 9個新職業分別是什么2020-07-06
- 中國13個新職業有哪些?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在列2019-04-03
- 三部門發布13個新職業: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2019-04-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持續推出便民舉措2024-11-0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