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培育的水產良種不僅實現自給自足,還供應全國市場——
“藍色糧倉”有顆強勁“福州芯”
連江定海灣,湛藍的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海帶基地、種苗場,這里被譽為“中國海帶之鄉”,全國每3株海帶苗就有2株來自連江。
“海上豐產豐收,好品種是一大關鍵。”作為新晉的“國家級福建連江海帶良種場”,連江官塢海產開發公司負責人林哲龍說,自從掌握核“芯”技術后,自主培育的“黃官”系列以及“閩優”系列海帶苗,畝產達3萬公斤,不僅自給自足,還成功“反哺”中國海帶人工繁育的發源地大連等北方地區。
連江海帶走上了全國餐桌,福清花蛤同樣聞名遐邇。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福清三山鎮創辦了當時全省首家花蛤人工育苗場,解決花蛤大水面人工育苗的技術問題,奠定了規模化基礎。如今,隨著產業鏈延伸,灘涂育苗、中苗養殖、成蛤養殖和銷售、深加工等各環節越發成熟,村民紛紛因苗致富。
打造“海上糧倉”,離不開優質水產種業“芯片”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福州現代漁業發展迅速,多項水產苗種產量持續穩居全國前列。其中,海帶、菲律賓蛤仔、金魚等特色優勢種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居領先地位,海帶和菲律賓蛤仔育苗分別占全國60%、80%以上。
不僅如此,優勢“良種庫”仍在持續壯大。福州通過大力實施水產種業“5個10”工程,培育了一批優勢品種,比如海膽、扇貝、三倍體牡蠣、青蟹、海參、對蝦等高品質、高價值適合現代化養殖的優良品種。
以海膽為例,今年連江筱埕鎮海膽育苗基地再次刷新數據:作為全球三大頂級海膽之一,中間球海膽苗成功量產4000萬粒,具有生長快、個頭大、抗病性強、存活率高等優點。在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工程師王為剛看來,這是一次極大的突破,“從2021年著手試驗,到實現量產,意味著我們順利實現南方規模化人工育苗”。
推動種業振興,企業是骨干力量。目前,全市共有水產苗種場161家,其中海水苗種場154家,淡水苗種場7家,現有全省唯一一家中國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3家,隨著企業與科研單位、金融機構、種業基地不斷高效對接,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實現穩步提高。
在羅源,福建省洋澤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省水技站、省淡水所等建立產學研合作,持續開展沙蠶良種提質增效和培育技術升級,陸續培育出沙蠶新品系1號、2號,順利實現沙蠶全年繁育養殖。
攥緊種業“福州芯”,豐盈“海上糧倉”。當前,福州正扎實推進水產種業振興行動,繼續做好水產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抓好水產種業創新攻關、水產種業基地建設以及優質、高效、多抗水產新品種的示范推廣,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優勢特色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達85%以上。(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沿海迎海上大風天氣 馬尾至馬祖“小三通”客運航線停航2024-11-06
- 太美了!福州11月公園賞花好去處!2024-11-06
- 海的味道!福州連江2萬多畝頭水紫菜上市!2024-11-06
- 福州,好有口福!2024-11-06
- 福州: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推出8個方面42條措施2024-11-06
- 福州建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掃描“走訪碼”一鍵申請貸款2024-11-06
- 福州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持續推出便民舉措2024-11-06
- 福州市12345熱線入選全國典型案例2024-11-06
- 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在福州揭牌2024-11-06
- 福州印發生態福地美麗福州建設行動方案2024-11-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持續推出便民舉措2024-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