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如何”的治理密碼
鼓樓區十年砥礪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路徑
八一七北路車水馬龍,從一處文化廣場拐進古樸的織緞巷,定格一座牌坊前,上面寫著“昔日紙褙軍門前,今日文明一枝花”——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到了。
上午,社區辦事廳開啟一站式服務;中午,長者食堂備好熱騰騰的營養餐;傍晚,少兒托管中心傳出孩子們的爽朗笑聲……一日剪影,演繹“家在鼓樓”的幸福。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軍門社區考察時作出“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指示。自此,鼓樓區不斷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探索最優路徑。
如今,我們穿行在鼓樓的大街小巷,聽家長里短,看轉角變化,尋找“三個如何”的治理密碼和幸福故事。
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
答:一刻鐘幸福圈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76歲的樹兜社區居民高建華站在前面指揮,一首首鏗鏘有力的軍歌回響在“樹兜幸福里”的多功能室。
高建華是“湖畔之聲”合唱團的領頭人,過去碰上陰雨天,合唱團無法在公園排練,如今的“樹兜幸福里”為她解了難題,“社區提供的室內場地非常好,不僅有音箱,還有大屏幕”。
說起曾經的社區服務中心,高建華感慨不已:“以前是藏在居民樓里,人們辦完事就走,現在的‘幸福里’熱鬧多了,年輕人也不少。”
樹兜社區黨委書記葉蕾說,“樹兜幸福里”是一個社區服務綜合體,面積約5000平方米,設有長者食堂·學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健身房等,涵蓋醫、食、學、行、購等十大幸福元素的服務業態。
得益于“家門口”的社區服務綜合體,高建華的生活越發有“知”有味。“這邊基本每天都安排了活動,既有非遺剪紙、八段錦,也有新奇的項目。前幾天,我第一次學習制作香薰蠟燭,一層一層調配顏色,攪拌均勻裝瓶……”她對此津津樂道。
活動結束后,高建華直接在長者食堂·學堂用餐,“兩素一葷一湯只要9.9元,明廚亮灶吃得放心,節假日也堅持供應,我特別滿意”。這樣的長者食堂·學堂,鼓樓社區已全覆蓋。
去年,鼓樓探索“多圈合一”,在全區劃定25個“一刻鐘幸福圈”,根據主要民生服務需求提升群眾的生活便利性。今年,鼓樓在“幸福圈”內打造幸福元素體驗點——“幸福里”,并與愛心商家、社會組織、熱心個人等建立“幸福合伙人”關系,實現多方參與、多元共享。
“幸福里”正以點帶面輻射“一刻鐘幸福圈”高質量發展,讓民生服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高建華每次走出家門,遠遠就能看到“幸福里”的牌子,“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每一天,確實生活在幸福里”。
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
答:“兩會一員”機制
安泰中心樓下,一臺嶄新的箱式變壓器持續運行,夏天以來這里再也沒出現用電故障。
有人說,把原變壓器的開關換大就可以了,國網福建電力“雙滿意”(福州黃頌)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黃頌卻不這么認為,“我在軍門社區擔任著職務呢,要盡到責任”。
黃頌口中的“職務”,是社區市民委員會代表。去年,鼓樓率先探索建立“兩會一員”(社會治理專家委員會、市民委員會以及法務特派員)機制,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樣板。每天與居民打交道的黃頌在帶隊服務之余,也以一技之長積極出謀劃策。
“去年夏天用電高峰,安泰中心突然斷電,檢查后發現,是負荷過大導致的故障。搶修之后,我一直不放心,把變壓器開關換大可以頂一兩年,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黃頌說,作為市民代表,他向社區提議增設一臺變壓器,“不用居民出錢,但需要騰出一塊地,還要破路施工。”
這成為居民懇談日的一項議題。社區議事廳里,居民、共建單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市民委員會代表等,一起坐下來面對面商議。“同意!我們去做群眾工作。”大家一致認可黃頌的提議,還積極認領了各自任務。
不難發現,市民委員會代表就是一群來自各領域、熱心社區治理的人,他們參與民事協商、民意收集、糾紛化解、網格服務等工作,為社區獻策又獻力。
市民代表反映較集中、突出的問題,可以交由專家委員會開展專題調研;法務特派員每周在社區值班,協調解決各種矛盾糾紛。
“大事小事都是社區的事,把小事解決好了就不會變成大事。社區安定,社會就會穩定。所以,我們堅持暢通訴求渠道,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說。
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答:“一線處置”機制
這些天,洪山鎮大凰山社區鳳凰北新村發生了變化,過度生長的樹木被修剪了,通往各家的路更敞亮了。業主張金生說:“真是修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鳳凰北新村內外的大樹過高過密,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困擾。“有的樹有五六層樓高,樹枝拍打到窗臺,甚至伸進陽臺,不僅影響了居家采光,還存在安全隱患。”張金生說。
“希望對樹木進行修剪。”鳳凰北新村居民打開“鼓樓社區幸福通”微信公眾號,通過“隨手拍”功能上傳訴求。很快,訴求被智能分發給屬地。洪山鎮在10分鐘內響應,經研判,立即啟動“一線處置”機制,呼叫鼓樓區園林中心、大凰山社區的工作人員及時到現場勘察、會商。
修剪樹枝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小區外部樹木由區園林中心修剪,小區內部則由物業自行修剪,不僅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修剪下來的樹枝也要及時清運,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黃冬說,為了保障居民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各方下決心修剪樹木。
這背后,“一線處置”機制功不可沒。鼓樓在全國首創的“一線呼叫、一線報到、一線處置”機制,依托“鼓樓智腦”平臺再造訴求辦理流程,匯集10個市直部門、10個街鎮、80個主責部門、多個轄區公共事業單位,形成多方聯動“攥指成拳”的治理格局。
“社區能叫得動部門,也能聚集更多力量,實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互動。‘一線處置’機制的全流程實時跟蹤和監督,不僅確保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效解決,也提升了居民的參與感和信任感。”黃冬說。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表示,十年來,鼓樓以回答好“三個如何”為主線,初步構建起“黨政主導、群眾自治、多元共治”相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今后,要在更高起點上把握“三個如何”時代命題,在社會治理和服務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書寫更多富有鼓樓特色的社會治理幸福答卷。(記者 莫思予 實習生 林慧 通訊員 彭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舉行今年第六次公開土拍 4幅地塊成交總價17.09億元2024-11-01
- 福州象山隧道拓寬完成后 梅峰路恢復雙向通行2024-11-01
- 登云路南段改造全面完成 三環至登云水庫片區可暢行2024-11-01
- 豐富居民生活的同時帶來新挑戰 福州“無人經濟”如何實現互利共贏2024-11-01
- 第一批“候鳥老人”抵榕 過冬訂單增長30%2024-11-01
- 福州市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2024-11-01
- 福州持續做好城市供水加法 今年完成供水管網新建改造65公里2024-11-01
- 2024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開幕 福州發出倡議2024-11-01
- 福州:排水尖兵集結 定員定崗布防2024-11-01
- 風雨浪同防 福州沿海縣市區織密安全網2024-11-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濱海新城下周將添創意集市2024-11-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