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紅駭綠的花海公園,竹林掩映下的阡陌村莊,層層梯田云霧繚繞,嵌入云端,農民田間辛勤勞作,仿佛在畫卷中耕耘……,這是眼下的福建省閩清縣塔莊鎮,一個聞名遐邇的2023年福建省高級版“綠盈鄉鎮”。
近年來,塔莊鎮堅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理念,創新產景結合模式,以“產業景區”概念,推動綠盈鄉村建設,形成了“鄉村是景,產業是金”的農旅結合大風貌,全鎮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山村秀美”頗具特色的美麗田園風光。全鎮有21個行政村入選福建省“綠盈鄉村”稱號,占行政村總數的87.5%。讓綠色充滿鄉村。
改善人居環境 家園變公園
秀洋村
清風徐來,草木葳蕤。早上7點多,坪溪岸邊風景別致。塔莊鎮秀洋村衛生保潔員朱光進沿著河道而行,巡查100米河段。發現飄浮河面的雜物,伸出網兜一拽,提起水物。“每天巡查,我先要到河邊走一走。”
今年70來歲的朱光進是負責村里衛生保潔,已有5個年頭了。在他看來,以前的秀洋村環境衛生極差,垃圾滿地,污水橫溢。但僅僅只有幾年時間,村莊變化很大,環境衛生變美了。“單從自家的房子來說,門前有花有草,屋后有山有樹,一片綠色,空氣清新,住在這里不比城里差。”朱光進邊走邊笑著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秀洋村將人居環境整治與綠盈鄉村建設相結合,切實開展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莊綠化、水體凈化,土路變成綠道,鮮花開放,綠樹成蔭,臭水溝變成小溪,清澈見底,魚蝦暢游。“全村治理溝渠河流12條,拆除旱廁108座,拆違章78處。”村黨支部書記黃聲炎說,全村在保護古村莊的基礎上,完成整治傳統庭院23座,粉刷外墻立面26800m2。同時還修建河道駁岸、田園步道、棧道3條1029米,興建文化走廊一條、積善亭一座、村民活動中心等7個文化短板項目得到補上。村民業余文化生活豐富,鄉村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2020年,秀洋村榮獲美麗鄉村福州市級精品村,去年獲評福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從臟亂無序到美麗家園。近些年塔莊鎮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改造工程,積極打造環境優美的人居環境精品項目,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行動,社會效益明顯呈現。全鎮農村生活垃圾收到處置體系覆蓋率98%以上,生活污水處理率90.8%以上。隨著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持續提升。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以上,讓鄉村成為美麗家園。
發展綠色農業 荒山變金山
眼下,在塔莊鎮林洞村,滿山的柑橘,株繁葉茂,綠色如茵,20多個農民正在翻土施肥。
“這片果園種植的是砂糖柑橘,甜度十足,品質優良,每年11月初可以陸續采摘。”林洞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詹世姜說,面積100畝,去年單產有2噸以上,按每公斤12元收購,畝收入可達2.4萬元。
林洞村依偎于閩清縣東南部的一個小山村。山高水冷,主要種植單季中稻為主,畝產不過四五百斤,村民收入低。加上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大片農田荒蕪,讓人心疼。
然而,在2008年秋季的一天,在廣州經商的林洞青年詹世姜一次偶遇四會砂糖橘,讓他茅塞頓開,有引種意憬。他通過進一步產地考察,發現該品種抗病能力強,產量高,市場收益好。并且適合林洞種植。于是詹世姜先買回二十株樹苗回鄉試種,不出幾年,收果很好,這更讓他進一步增強引種信心。
林洞砂糖橘
2014年開春,詹世姜放棄廣東生意,一人獨自回家,聯合5戶村民,注冊成立綠芝源農業合作社,投資150萬元,開發荒山荒田,先后種植柑橘100畝。收獲之時,村民們看到黃橙橙的金果子,喜上心頭,躍躍欲試,吸引30幾戶村民加入合作社,當年種植面積一下子擴大到200畝。
““引進紅美人”之前,村里大多數是12月—1月成熟的柑橘品種,缺乏優質早熟品種,由于采收期過于集中,“賣橘難”時有出現。”詹世姜回憶著。2019年,詹世姜從省農科院獲悉,有一款“紅美人”柑橘新品,是9月份采摘的早熟品種。他逐一前往浙江“取經”,引進種植90畝。經過精心管護,掛果累累。由于錯位上市,深受市場青睞,每斤批發價8元,比其它橘品多賣2元錢。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從人工鋤草、使用農家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一項項關鍵技術落地實施,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條件,讓林洞村柑橘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目前,全村成立3個農業合作社,入股社員130多戶。全村有2/3以上農戶種植柑橘400畝,沃柑300畝,“紅美人”100畝,年產量20萬噸,農業生產值1010萬元,戶均收入1.8萬元,比2014年增長2.5倍。
“綠盈鄉村的農產品特點是綠態,綠態離不開綠色產業的健康發展。一個鄉村引進一項新產業,要因地制宜,必須符合當地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這樣的產業可持續發展壯大,綠色生金。”塔莊鎮黨委書記林世烽表示,正是基于這一生態發展理念,塔莊鎮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重點突出發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農產品,精心打造林洞村柑橘產業、爐溪村百香果、溪東村火龍果、上汾村葡萄、秀環村牛奶草莓等12個農業專業示范村,實現綠色農產品供應市場。
保護生態底色 山區變景區
UTV全地形越野
發令槍一響,大家駕駛著一輛輛山地越野車沖出跑道,沿著山道溪澗,越過叢林草地……,開始一場速度與智慧的大比拼。今年“五一”節假日,在塔莊鎮梅坪村開啟了全縣第三場missio全地形穿越項目比賽。
“missio”簡稱“UTV”。是一種可以在山坡陸地行駛的越野車輛,可謂是“陸地霸王”。目前,梅坪越野項目是全國17家“UTV”成熟的運營基地之一。從去年5月1日開業以來,月平均客流量在200多人次。
“UTV”越野項目場地不好找,它必須有一定標準的坡坎道路、山澗溪流、樹木草地等自然界生成的硬質物件。梅坪海歸青年創業團隊負責人孫鵬介紹,原先,也找過幾個地方,并不是很理想。2018年,他們一行來到梅坪村考察,感覺村子不是很大,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均符合越野場地,尤其是這里山青水秀,空氣新鮮,大家一目了然,很快相中這里。
“與別的地方比較,外商主動上門投資梅坪,說明我們村子生態環境確實有亮點。”梅坪村第一書記周弘耀說,二十幾年來,村兩委班子一屆接著一屆干,把造林綠化、封山育林作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村里制定村規民約,干部黨員帶動護林,不允許個人或集體進山砍伐樹木,嚴禁林區放牧,用鐵腕般的手段護林,才有梅坪今天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優美風景。
周弘耀還告訴我們,當初旅游開發,村里特別要求投資方把護林生態放在首位,并派人跟蹤巡查,違規一起,糾正一起,防止亂砍山林,大挖大建,造成水土流失。有效地保護村里生態底色。
據悉,梅坪海歸青年創業團隊,是由12位澳洲大學生創辦的。從2018年以來,他們將資本與知識和梅坪自然生態資源相結合,先后投資800萬元,興辦了時光餐廳、民宿、文化等6個文旅項目,每年吸引3萬多名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在塔莊,處處是風景。”如今,站在梅坪眺望塔莊全鎮,盡收眼底。紅花綠葉,點綴鄉間小道,一座座白墻青瓦,環境亮眼。作為第三批國家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和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為著稱的塔莊鎮,借助生態底色創新“產業立景區”,將傳統生態農業與現代旅游業一并結合,涌現出坪街和蓮洞兩個省級“金牌旅游村”,12個各具特色的旅游農產品,還有精醞啤酒等32個文化產業旅游景觀項目,最大限度地賦予鄉村振興、綠色發展,讓山區變景區,實現“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陳其彬)
責任編輯:易初
- 閩清全力探索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徑2024-06-21
- 閩清公路中心開展新接養路段路域環境整治2024-06-12
- 閩侯閩清注意!福州發布重要提醒!2024-06-10
- 閩清山邊村:活用古厝 點“金”賦能2024-06-01
- 閩清全面完善人才服務體系 同續梅臺緣共織家園夢2024-05-30
- 漳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結果出爐2024-05-24
- 閩清:客運站變身“客貨郵”融合服務站2024-05-17
- 泉州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多項工作全省走前列2024-05-16
- 廈門機關事業單位精準掛鉤幫扶助力鄉村振興2024-05-14
- 漳州: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鄉村振興2024-05-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夢回鼓嶺》英文廣播劇全球發布 取材于加德2024-06-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