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州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搶抓福州新區、海絲核心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戰略機遇,落實強省會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2023年達1.29萬億元。
福州新區向“新”提質
產業,經濟崛起的心跳脈搏;創新,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隨著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位于東海之濱的福州新區正多措并舉推動重要支柱產業加速提檔升級,以占全市6.6%的土地和20%的人口,實現全市24%的地區生產總值,用一股股產業創新的澎湃浪潮,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鋼鐵、紡織、化工等傳統產業煥新轉型——由一根絲起家,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集團,恒申集團實現從化纖到化工再到新材料的跨越,并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福建福州和江蘇南京建立三大生產基地,率先完成錦綸6產業鏈8個環節的完整布局,己內酰胺年產能達150萬噸,居全球第一;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福建分院、中國聯通(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輔布司等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賦能傳統行業,推動新型工業高質量發展。
光電顯示、大數據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手握兩個“世界之最”,福米產業園內,恒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偏光片達到全球最大寬幅2600毫米,作為全球偏光片產能最大的單體工廠,滿產年產能可達9000萬平方米;“天上三朵云(數字福建政務云、商務云和福州政務云)、地上兩條路(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中間兩中心(省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為數字新區夯實發展底氣。
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未來產業欣欣向榮——百度、神州數碼、新唐信通等企業紛至沓來,包括文松路、萬新路、金濱路等道路在內的26平方公里區域順利開放測試,以打造東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標桿為目標,福州新區推動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用AI賦能教育、游戲、IP、文旅等領域,網龍網絡公司引領全球教育領域的變革,教育版圖覆蓋192個國家和地區、200多萬間教室,惠及超1.5億用戶,憑借先進技術在全球數字領域取得累累碩果,為世界奉獻“中國方案”。
福州新區還進一步聚焦“5+4”產業空間布局,圍繞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顯示、糧儲食品、醫藥健康、文旅等六大主導產業,加快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海絲”之路越走越寬
牛奶魚、長尾吞拿魚、小牙潘納魚……不久前在福州舉行的漁業周·漁博會上,中印尼“兩國雙園”展區利用平臺優勢帶來一眾新奇水產,吸引市民眼球。
“我們是肉類食品加工企業,正在轉型升級,這次特地來展會尋找一些小眾、新鮮、優質的進口貨源,和好幾名印尼客商都留下了聯系方式。”企業主高斌說,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為食品加工企業尋找貨源提供了便利,希望未來能夠深入了解園區,達成更多合作。
滿足口腹之欲,只是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帶來的最直接優勢。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撬動合作,已成為園區肩負的光榮使命。
去年以來,福州與印尼方面漁業經貿合作項目已達16個,總投資達141.4億元;福州4家涉漁企業在印尼投資,涉及印尼漁業中心項目、兆華水產蝦類養殖基地、福建天馬集團印尼特色水產品綜合基地項目、宏東漁業基地項目,總投資額63.25億元;御冠、御味香等16家涉漁企業入駐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總投資額約45億元。
尋找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福州傾力打造的重量級平臺還有不少——
今年5月舉行的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邀請到65家島內工商團體、34家大陸各地市臺協會,1032名臺胞,參與的臺灣地區工商團體、臺胞臺企數量創歷史新高。
第四屆中國國際數字產品博覽會聚焦全球數字創新與合作,集中展示尖端技術、數字產品、產業鏈及新業態,推動地區間深度合作,培育數字消費新動力。
第四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集聚全國80多個外貿產業帶的2000多家供應鏈企業,已成為名副其實帶領中國商家買全球、賣全球和走向世界的舞臺。
經貿發展,交通先行。今年3月,福建本地特色農產品漳州和平柚子通過中俄線路,首次以冷鏈模式出口冷鮮水果至莫斯科,實現中歐班列(福州)“班列+冷鏈運輸”新模式的推廣。一個月后,裝載115噸冷凍烤鰻的中歐班列從福州港江陰港站駛出,標志著該班列冷鏈運輸走向常態化。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加速推進,福州機場將加大布局東南亞、東北亞航線網絡,進一步打通周邊兄弟城市外向通道。
福州港江陰港區已開通內外貿航線60多條,入選“絲路海運”的航線數達到8條,借助海絲航線對接省內中歐班列及多式聯運體系,逐步形成內陸省區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主要運輸通道,助力福建與東盟、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再上新臺階。
“第一家園”闊步向前
從融化阻隔海峽的堅冰,到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首站”,作為對臺前沿,福州始終牢記囑托,以先行先試的姿態,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進行了許多開拓性的實踐,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不斷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如今,福州已成為臺胞登陸發展的重點目的地城市之一,現有常住臺胞超2.6萬人。
以通促融,建設“往來最便捷、合作最緊密”第一家園——大陸配偶陳巧霞娘家在福州連江黃岐。她猶記得,“小三通”未開通時從馬祖回娘家要花幾天時間,需先搭乘飛機到臺灣,再到香港轉機。如今,福州擁有4條對臺空中直航航線及2條至馬祖的“小三通”客運航線,是兩岸人員直接往來的重要通道。
憑借地緣相近的優勢,福州與馬祖率先融合發展,“福馬共同家園”示范效應不斷凸顯。目前,福馬10所中小學、22個村全面建立對接聯系;持續開展的“兩馬”同春鬧元宵等活動,促進民間交流往來;福馬磋商會已舉辦7次,就深化旅游、校際交流、海洋養殖等多項議題達成共識。
以惠促融,建設“政策最開放、服務最貼心”第一家園——來福州工作4年,臺胞尹永明在2022年搬入臺胞公寓后,“家的感覺越來越濃”。位于福州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的香檳小區,是福建最大的臺胞聚居公寓。2021年福州面向臺胞推出公租房以來,已受理5批次申請,298戶467名臺胞陸續入住。同時,在公租房的基礎上,面向臺灣青年開放申請過渡性住房,來福州求職創業的臺灣青年可申請3個月過渡期免費住宿。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掀起了臺商來榕投資創業新熱潮。福州臺商投資區、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永泰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等臺商投資重點產業基地吸引臺資企業集聚發展,形成了顯示器、汽車及其零部件、食品等多條產業鏈。
以情促融,建設“交流最活躍、情感最融洽”第一家園——福州推動親情鄉情交流活動持續開展,2023年推動舉辦各領域對臺交流活動158場次,吸引超6000人次臺胞參與,部分活動被列為2023年國臺辦重點交流項目。
同時,堅持打造兩岸“青春嘉年華”的海峽青年節,已經舉辦十一屆,吸引3萬多名兩岸青年參與,其中臺灣青年近2萬名,讓海峽青年節成為兩岸規模最大、領域最廣、參與臺灣青年最多的交流平臺,被國臺辦點贊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金字招牌”。(記者 錢嘉宜 吳樺真 唐蔚嬙)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教育局最新公告!17日起開始辦理……2024-06-16
- 福州:物聯技術賦能 扮靚花漾榕城2024-06-16
- 今年普高擴招 福州市區超70%考生有望被錄取2024-06-15
- 2024年1月至5月福州市熱血團體光榮榜出爐2024-06-15
- 福州市長樂區玉田鎮與首占鎮開展第二季度上下游聯動會商活動2024-06-14
- 福州市長樂區玉田鎮開展6月“河長日”暨“護河愛水、清潔家園”活動2024-06-14
- 福州市長樂區文嶺鎮召開河道專管員培訓會議2024-06-14
- 福州市長樂區文嶺鎮開展“河長日”暨“護河愛水、清潔家園”活動2024-06-14
- 福州長樂區金峰鎮開展6月“河長日”暨“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2024-06-14
- 福州市長樂區鶴上鎮:人大代表巡河督河,助力守護綠水青山2024-06-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物聯技術賦能 扮靚花漾榕城2024-06-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