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剛剛結束,榕城還留存著盛會的“余溫”。在這場數字盛宴上,人們看前沿科技,看產業動態,也看AI如何改變生活、機器人如何“打工”。實際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頭戲”——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從峰會現場到建設現場,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能看到哪些亮點?
從“上新”項目看文旅更精彩
每年的數字峰會,都有一批數字經濟重點項目亮相。今年的數字峰會一共簽約數字重點項目32個,總投資594億元。“上新”的重點項目中,福建棲牛智慧文旅項目引人關注。
“五一”假期,福州文旅市場火爆,累計接待游客576.33萬人次,“吸金”53.56億元。根據同程數據,福州的酒店訂單預訂增長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三。
出席本屆數字峰會的四川棲牛科技董事長吳善衍,對自己帶來的福建棲牛智慧文旅項目信心十足:“我們將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項目,為福州市旅游產業注入新活力。”
接下來,棲牛科技將如何利用數字技術讓福州的文旅更加出彩呢?吳善衍介紹,本項目完成投資后,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客戶行為進行分析,實現定制化的智能導覽、旅游推薦;同時打造民宿管理系統,一鍵打通眾多渠道平臺,實現房態、房東、房客消息一站式管理,并為民宿量身定做創意視頻,激活私域流量。
看完會場,看現場。在鼓樓,一個更大的項目正在進行當中,將虛與實結合,讓文旅更加科幻。
在林覺民·冰心故居,戴上AR智能眼鏡,就能看到林覺民寫下《與妻書》的場景——1911年廣州起義前夜,房間里閃爍著微弱的燈光,林覺民將一方潔凈的手帕鋪展在桌面,提筆開始書寫……
這款AR眼鏡來自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福州市元宇宙產業創新基地的生態伙伴。目前,福州市元宇宙產業創新基地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將以元宇宙產業園區為基礎,吸引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入駐園區,同時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
數字,也在賦能鄉村文旅,讓村莊宛如一個巨大的游樂場。
在閩清三溪鄉,可愛的兒童斑馬線、充滿童趣的標示牌已經落地。“YOU好鄉村元宇宙數智三溪項目”正不斷刷新進度條:鄉村直播間已經開播、鄉村振興館主體已經完成建設……項目計劃采用大數據技術打造整村導覽、兒童友好村莊、自助鄉村直播間等。
從“返場”項目看農業更智慧
福州達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0億元,在第三屆數字峰會上簽約,經過4年的建設,本屆數字峰會,達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項目帶著數字化應用成果“返場”。
此次亮相的應用針對智慧農業的生產環節這一細分領域,為企業打造物聯網控制系統。
“它的主要作用是實現種植、水產基地內環境信息的采集、監測、自動化控制等。”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就拿大棚種植舉例,這個產品可以為蔬菜、水果、菌菇等大棚種植戶提供智能服務,將種植大棚內氣候監測、土壤監測、種植區監控、設備遠程控制等工作集于一體,讓種植戶通過手機、電腦便輕松掌握第一手情況。”
在光陽蛋業福清漁溪的蛋雞養殖場,“數字魔法”早已發揮作用。這里不僅有全國先進的自動化清潔蛋生產線和自動化蛋雞養殖生產線,還啟用了全球首臺商用蛋雞養殖機器人“木雞郎”。
過去,飼養員要靠雙腳、雙眼在一棟棟雞舍內排查情況異常的蛋雞;現在,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木郎雞”當起了飼養員,可精準定位異常蛋雞的位置,識別率已達99%以上。
漁溪養雞場場長李國彬介紹:“雞場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養殖后,既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和生物安全風險,又為我們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實現節本降耗、增效提質。”
數字東風吹拂榕城,在羅源中房鎮,“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三期已經勾勒出數字農業圖景——建設食用菌研發中心、互聯網直播間、大數據中心等,搭建互聯網銷售平臺,吸納其他菇農參與食用菌種植,擴大品牌效應。
初夏來臨,熱氣升騰。福州市閩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一期大棚內,工人們正在向菌棒注水,好收獲這批菌棒的最后一茬香菇。接下來,就要進行下一輪的制棒,開啟新一輪的香菇種植周期。
在這個偏遠的鄉鎮,“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規劃形成集菌棒生產、食用菌產品開發、菌種選育品種試驗、新技術研發與推廣、包裝加工、品牌打造、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智能化控制于一體的完整產業。
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食用菌智能控溫生態大棚120個、菌棒加工車間8個、倉庫和冷庫14500平方米,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目前已基本完工。二期規劃建設綜合樓、食用菌干品加工中心、菌棒循環利用中心、檢測中心綜合體,并配備停車場、園區道路、水、電、氣、通信及相關配套,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從在建項目看環境更優越
不論是剛“上新”的項目,還是“返場”項目,這些重點項目都是推進數字福州建設的重要源頭。會場外,還有一批正在加快建設的重點項目,源源不斷釋放發展動能。
時下,位于福清的廈門大學科技園(福清)科技創新中心內,越來越多數字經濟“種子企業”正破土而出。
福清無人機培訓基地落地,培養更多無人機人才;智能充電樁福清研究中心推動智能充電樁技術的創新與升級;粒子阻尼減振降噪技術成功實現成果轉化應用,讓高鐵車廂玻璃成為“隔聲護盾”……
作為全國首個縣級市科技創新中心,該中心目前已推動福耀玻璃、福清核電、冠捷科技等重點企業與廈門大學相關科研團隊建立合作,促進新能源充電樁、石墨烯新材料應用等多項技術成果轉化對接,實現多個校地企聯合共建項目落地。
30日,位于馬尾亭江的萬洋眾創城又迎來新成員——高精度光學元器件及激光晶體生產制造商福州晨征光電有限公司舉辦喬遷儀式,正式入住“新家”。
晨征光電有限公司原本位于其他工業園,伴隨著產業升級,一直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公司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及應用,努力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經過多年的積累,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晨征光電有關負責人劉家驥說,“新的辦公環境將為我們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優越的條件,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施展才華,實現更大的價值。”
于2020年動工的市重點項目萬洋眾創城正在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據了解,萬洋眾創城一期已核準入駐企業100余家、投產70家,二期正加快建設。福州馬尾萬洋眾創城科創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德重說:“現在每個月都有好幾家企業入駐,今年預計新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
特寫
十年“攢出”一個重點項目
一個偏遠鄉鎮,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攢出一個“土生土長”的市重點項目?中房鎮的答案是十年。
如果將全市重點項目在地圖上標出,制成散點圖,由民企福州市閩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就是落在偏遠鄉鎮羅源中房鎮的一個“點”。
從福州市區出發,要開近兩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中房鎮。中房鎮境內多山,平均海拔達500多米,氣候適合香菇生長。雖然名氣沒有隔壁起步鎮的秀珍菇大,但是中房鎮的香菇也不愁銷路。在豐收時節到中房鎮,你可以看到掛著各地車牌前來收菇的貨車。目前,全鎮每年香菇產量為670噸,產值達4700多萬元。
“原本我們都是‘小打小鬧’,每家每戶隨便種點香菇,讓老人打理。”現在已經是福州市閩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的卓積英告訴記者,10年前村民靠政府補貼搭起了大棚,開始規模化種殖,“以前的菌株也不好,后來專家幫忙研究出更厲害的菌株,產量上來了,每個菌棒的產菇量大概翻了一倍。”
十年過去了,中房鎮香菇產業有了用地面積287畝的市重點項目“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足以說明中房鎮的香菇產業已經實現工廠化、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發展。
“現在變成產業了,我們也不一樣了。”卓積英說,“錢投進去了,你就要去研究技術、研究管理,怎么讓香菇長得多、長得好。每天都要看天氣,天熱了該怎么做,天冷了該怎么做,都要學。”
暑氣日盛,新一輪香菇制棒即將啟動。大家充滿干勁,都期盼著“互聯網+食用菌經濟”產業鏈項目建成后,中房鎮的香菇產業會更上一層樓,打出屬于自己的品牌。
行動戰報
今年以來,市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推進“項目攻堅突破年”專項行動,全市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全年共安排1855個市重點項目,總投資2.24萬億元,年計劃投資4324.6億元。1至4月,已完成投資1784.8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41.3%,超序時進度8個百分點。
由福州市分級管理的省重點項目243項,總投資7869億元,年計劃投資1197.9億元。1至4月,已完成投資478.1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39.9%,超序時進度6.6個百分點。投資完成量和完成率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三。(記者 馮雪珠/文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潔”盡全力“凈”候峰會 推動環衛提檔升級2024-05-29
- 海峽信息圓滿完成數字峰會網絡安保重任2024-05-29
- 數字峰會體驗區最后開放日 親子家庭來“三刷”2024-05-29
- 6個關鍵詞回顧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24-05-29
- 未來世界“新”中有“數”——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回眸2024-05-29
- “精‘智’服務·‘數’享生活”主題活動舉辦2024-05-28
- 海峽信息:數字峰會亮新品 數據安全賽道攬雙獎2024-05-28
- 18家數字峰會品牌合作企業獲獎2024-05-28
- 智領未來!中科可控亮相福州智算云生態大會2024-05-28
- 國家數據局領導蒞臨MAXHUB展區參觀指導2024-05-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萌娃進警營 “警”彩耀童心2024-05-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