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熱鬧非凡,鼓樓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啟動儀式在街區北口舉行,為普查小分隊授旗并招募文物保護志愿者,動員更多社會力量摸清文物“家底”,對轄區文化遺產進行“大體檢”。
活動由鼓樓區委、鼓樓區人民政府主辦,鼓樓區委宣傳部、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承辦,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樓區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上午9時30分,古韻悠悠的開場舞《尋》拉開了活動序幕。文物普查員代表、于山社區黨委書記陳婷宣讀倡議書,呼吁全社區的居民積極參與和支持文物普查工作,保護文化遺產。她說:“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它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用實際行動守護這份傳承。”
隨后,文物保護專家和與會嘉賓共同為普查小分隊授旗,標志著文物普查工作正式開始。這一刻,每一位參與者都深感責任重大,授旗不僅是對普查隊伍的鼓勵和信任,也代表了對他們即將開展的工作的期待和支持。
文脈傳承,于斯為盛。作為閩都文化的發祥地,鼓樓至今已有2226年歷史,全區保存有各級不可移動文物343個點,其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6處。“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既是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要求。”鼓樓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鼓樓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將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和數據庫;引入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對摩崖石刻等野外文物進行信息采集和管理;打造鼓樓區文物分布數字地圖,與資源規劃、建設等部門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不斷健全文物保護前置審核機制。
此前,鼓樓區已組建福州首支文物保護志愿服務總隊,招募志愿者200余人,探索創新文物建筑守護認領的保護模式。鼓樓將在此基礎上,持續打造“聽鼓樓·說古厝”宣講活動品牌,通過專題講座和實地講解不斷吸納文物志愿者,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普查工作。(記者 劉珺 通訊員 彭輝/文 記者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創新內河排口“藍轉綠”機制 今年計劃完成525個排口的雨污分流改造2024-04-15
- 福州首座AI微網超充站正式運營2024-04-15
- 福州出臺規范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利用《意見》2024-04-15
- 藍眼淚里福馬情2024-04-12
- 南街司法所:落實安置幫教工作 維護南街平安穩定2024-04-12
- 美!用漢字打開福州的春天!2024-04-12
- 福州市民“菜籃子”“果盤子”再添大型保障2024-04-12
- 福州命名更名31條道路 9條道路變更起訖點2024-04-12
-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試鳴防空警報的通告2024-04-12
- 福州疾控提醒!天氣漸暖,警惕登革熱2024-04-12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