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庭冷落,“一熱一冷”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如何讓群眾不僅方便“看上病”也方便“看好病”,同時挖潛鄉村醫生服務深度?福州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動力,聚焦群眾就醫急難愁盼,針對性開出三張改革“處方”,醫療機構患者滿意率顯著增高,家庭醫生簽約率走在全國前列,區域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衛健委辦公廳“數字健康典型案例”。
第一張“處方”
閉環照護
減輕居家患者負擔
“血壓、血糖正常。你要注意保暖,我們過幾天再來。”“太感謝了,還好有你們在。”最近氣溫波動大,一大早,馬尾區羅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卓栩和護士、理療師就拎上移動醫療健康服務包,一口氣登上4樓,再次敲開顧奶奶的家門。
顧奶奶患有腦卒中后遺癥、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不能自理。卓栩和護士為她做了生化常規檢查,理療師為她進行針灸按摩、康復鍛煉等,并告知她的家屬注意事項。
“他們技術嫻熟、問診細心,我們遇到急事會打電話給卓醫生,有需要的話,他們還會喊來上級醫院醫生上門指導用藥。”顧奶奶的兒子陳先生說,專屬醫護不僅讓顧奶奶的生命得以延續,還為家庭減負,“一個建床周期是3個月,醫保統籌后,個人僅支付不到500元,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都大大減輕。”
這得益于福州在全省首創的“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市1400多名??漆t生參與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提供疾病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并在全省率先推進家庭病床服務,打造“醫院—社區—家庭”全閉環健康照護模式。
基層“強”了,患者“減負”不止一點點。福州推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保引導政策,簽約對象在基層醫療機構門診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在醫聯體內雙向轉診取消醫保二次起付線,其中大病患者轉醫聯體上級醫院治療的,仍按縣級比例報銷,基層診療量占比、縣域內住院量占比等分級診療成效指標逐年提升。
為了完善分級診療,破解“看病難”,福州組建了8個醫聯體、13個??坡撁?,在全省率先實現醫聯體對縣、鄉鎮(街道)全覆蓋;同步建設8個縣域醫共體,均已達到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評判標準。
第二張“處方”
醫養結合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你們就是及時雨,太感謝了!”近日,92歲的許維馨緊握著市中醫院醫護人員的手說道。
原來,住在鼓樓區康養老年公寓的許奶奶進餐時誤吞魚刺,公寓衛生室的醫務人員檢查許奶奶咽部未發現魚刺,公寓的負責人李華榮立即給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晟打電話求助。
李晟接到電話后,和醫養結合專員林彥廷一起聯系急診、門診部、耳鼻喉科、消化內鏡及影像科等相關科室,為許奶奶開通綠色通道。她被送到醫院后,第一時間得到診治,下咽部取出一根長約4厘米的魚刺,全程耗時不到20分鐘。
據了解,福州在全省首創醫養結合醫療聯合體模式,力促老年人在養老機構就能快速走上大醫院綠色轉診通道。目前,福州已建立14個醫養結合醫聯體,37家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應納盡納,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203對,養老院直通大醫院。全市33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覆蓋率達82.5%,數量居全省第一,進一步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同時,市第一總醫院成立全省首個市級醫學會安寧療護分會和首家省級培訓基地,牽頭成立省安寧療護??坡撁?。全市29家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試點,實現安寧療護試點縣(市)區全覆蓋。
第三張“處方”
提升待遇
筑牢鄉村健康基石
鄉村醫生為村民看病開藥,不僅開出藥品處方,還有生活健康處方。這是近日記者在永泰鄉村采訪時了解到的一件新鮮事。
“現在不管是去村衛生所看病,還是在家里接受診療,醫生都會提醒我按時作息、按時吃藥、保持適量運動。”城峰鎮穴利村村民程月蘭說,過去她老是忘記按時服藥,飲食也重口味,血壓控制得不好。嚴格按照鄉村醫生開出的健康處方調理后,她不僅血壓正常了,整個人的狀態也比之前好不少。
“醫改后,健康管理對象的管護情況也是上級對我們考評的重要指標之一,這讓我們更有動力做好村民的健康‘守門人’。”穴利村的醫生馮晶說。
不僅村民有就醫獲得感,村醫也有從醫幸福感。為了激發鄉村衛生人才干事創業熱情,永泰縣推行新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先后建設32個“中心村”衛生所,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執業(助理)醫師條件的醫生,與基層醫療機構簽訂聘用合同,安排在“中心村”衛生所工作,實行編外人員、編內管理。不久前,馮晶也被招聘為合同制鄉村醫生。
“鄉聘村用政策實施后,我的身份變了,有了固定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待遇。”馮晶算了一筆賬,之前每名村醫一般只負責一個村的衛生所,無基本工資,且基本公共衛生、基本藥物、醫務性收入少;現在她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組成,其中基本工資一年有3.6萬元,績效工資由基本公共衛生、基本藥物、醫務性收入等組成,加之各類補貼,收入翻了一番多。
不只是永泰,福州市出臺《提升村衛生所醫療衛生能力的實施意見》,在鄉村醫生基本津貼、養老保障全覆蓋的基礎上,每年給予最高1.8萬元的工作補助,強化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榮譽激勵等保障,進一步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改革效果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隨著福州醫改進入構建全民健康的新階段,不僅作為基層“網底”的鄉村醫生群體煥發新機,群眾對健康的理念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負責人王春蘭說,從“晚得病、少得病”到“不得病”,正是得益于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持續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預防的關口不斷前移,釋放出越來越多的健康紅利。(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前橫路將快速化改造 沿線設置2座匝道、4座立交2023-12-13
- 福州練好“氫”功競逐萬億賽道2023-12-13
- 聚焦物業企業侵占業主公共收益 市紀委監委開展“點題整治”2023-12-13
- 福州晉安鼓山鎮實施老舊小區改造 小區“逆生長”幸?!霸厣墶?/a>2023-12-13
- 全國“最美驛站”名單公布 福州6個驛站上榜2023-12-13
- “一帶一路”蘭州走進福州交流推介活動舉辦2023-12-13
- 全省首家!福州鼓樓試點黨政機關能源費用托管2023-12-13
- 福州高架橋墩新添“彩妝”2023-12-13
- 福州靈響社區開展“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書畫展2023-12-13
- 福州部分公交站點擬更名 “雙浦頭”等老地名將重現公交站牌2023-12-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馬尾區醫院新院預計2026年投用 規劃總床位1002023-12-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