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高潮位與低潮位相差五六米,大部分入河排污口難以保證設置在潮汐線以上。一天中僅有中、低潮位的數個小時才能一睹它們的“真容”,有些排污口甚至在最低潮時才能被看見。
如何對這些排污口進行有效監管?記者20日了解到,在剛剛結束的福州市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行動中,福州市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關要求,結合閩江特征,優化原有標準流程,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潮汐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工作模式。
日前,我市以入河排污口為切入點,加強閩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組建工作組,按照國家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規范化建設等標準,開啟了閩江干流新一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但通行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流程并不十分適用像閩江這樣的感潮河流。
“針對福州入河排污口多設于垂直立面、棧橋之下,且受潮位影響難以排查等難點,我們創新使用了‘乘船為主、徒步為輔、科技攻堅’的三級排查溯源模式,將人力排查與技術排查相結合、水上入河排污口狀況與陸上污染源狀況相結合。”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介紹。
具體而言,工作組在低潮位時,乘船在河岸尋找入河排污口并逐個登記,同時結合現場情況實施采樣監測。乘船作業完成后,同一組人員再進行陸上作業,復核問題排污口、采樣,并使用無人機、無人船補充排查、實施溯源。全部工作過程實現電子化信息登載,形成閩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清單、責任主體清單、待整治的問題清單,實現對入河排污口的全景描繪。
閩江近年來潮水頂托情況已經貫穿整個主城區,每日可用于作業的中、低潮位時間不超過6小時,其中低潮位時間僅有兩三個小時。鑒于此,工作組隨潮而動,根據潮汐變化制定計劃。“通過多輪摸索,我們將排查、監測、溯源結合起來,實現情況簡單的入河排污口‘最多跑一次’,情況復雜的入河排污口‘水陸空’全方面體檢。”上述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為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福州市將繼續推進大樟溪、梅溪、淘江、溪源溪等閩江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分階段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記者 馮雪珠)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氣溫先升后降 周五寒潮來襲2023-11-21
- 福州地鐵2號線東延線青洲站導改完成2023-11-21
- 福州9件作品榮獲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2023-11-21
- 2023年度全國高質量發展指數發布 福州多個縣市區入選百強2023-11-21
- 福州內外貿市場繁榮穩定 前十月累計出口超2000億元2023-11-21
- “福州是我感覺最好的城市之一”——海絲旅游節來賓點贊福州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2023-11-21
- 美好“出攤” 周末相約福建體彩快樂“不打烊”2023-11-21
- 福州精心裝扮迎接八方來客2023-11-21
- “一帶一路國際商協會大會”全要素演練舉行2023-11-21
- 無際自在——程恩平水墨作品展在榕舉辦2023-11-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二屆侯官論壇開幕式側記:厚重的歷史積淀 2023-11-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