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創新“聯合病房”模式
縣(市)級醫院與衛生院“結親”,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在衛生院就能享受到跟福清市的醫院同樣的醫療服務!”10日,提及“聯合病房”,從福清市鏡洋鎮衛生院出院不久的村民林阿姨不住地點贊,“到福清市第三醫院看病走綠色通道,轉到衛生院也依然能享受大醫院醫護服務,住院報銷比例高,省時省力還省錢,‘一站式’解決我們看病難題。”
今年8月,福州市衛健委、市醫保局聯合出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聯合病房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晉安區、長樂區、福清市、連江縣、閩侯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8所縣(市)級醫院與17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率先“結親”,共建“聯合病房”,切實下沉資源,緊密上下聯動,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讓群眾在家門口即享優質醫療服務。
什么是“聯合病房”?記者采訪中獲悉,通過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縣(市)級醫院與當地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齊抓共管的病房,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目的。具體來說,縣(市)級醫院將病情相對穩定慢性疾病或康復期患者的治療下沉到基層衛生院的“聯合病房”住院,并為“聯合病房”提供人才、技術、設備幫扶支持,基層衛生院則可以將危急重癥等大病患者上轉至縣(市)級醫院住院,讓患者順利完成在“家門口”的精準分級診療。
“我們住在鏡洋鎮鏡洋村,之前母親去醫院檢查身體,我都得陪著。現在有了‘聯合病房’后,不但有大醫院的醫生過來坐診、檢查,聽說再過不久,縣級醫院專家和衛生院醫護人員還能開展‘云查房’,實現視頻看診。”林阿姨的女兒李靈慧說,從家里去一趟大醫院,搭公交的話要40分鐘,還得轉車,而到鏡洋鎮衛生院,步行僅需10分鐘。
那么,如何保障患者在大醫院與在基層醫療機構診療同質化?福州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負責人王春蘭介紹,縣(市)級醫院要做好“三下派”,即下派中級及以上職稱醫師骨干進駐、下派高年資住院醫師常駐、下派中級及以上職稱護理人員兼任護士長,從傳統的“輪班坐診”改為“專班下派”的駐派模式,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團隊形式共同管理病床,為患者提供全程、無縫、同質化的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
如何確保患者轉得上來、接得下去?據介紹,縣(市)級醫院除預留門診號源優先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外,同時預留一定數量上轉床位,滿足“聯合病房”上轉縣(市)級醫院住院治療需求。同時,成立雙向轉診管理中心,辦公地點設在住院或門診大樓一樓位置,為患者提供縣(市)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連續貫通的一站式咨詢、一體化管理、一條龍服務。“聯合病房”出院患者信息也會及時推送給家庭醫生團隊,由家庭醫生完成出院患者簽約、隨訪、健康管理等工作。
“今起3年,我們將穩步擴大‘聯合病房’設置范圍,精準下轉率達到30%、40%、50%,推動‘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醫療服務模式加速構建。”王春蘭說,“聯合病房”的出現,有利于緩解大醫院的床位緊張,有利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利用,打通了上下游醫療資源合理共享的瓶頸。同時,將后續治療延伸至社區,既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又實現了病人的分級分流,同時更好地發揮了醫共體內牽頭醫院的技術幫扶作用,促進基層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實現患者、醫生、醫院三方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醫共體總醫院還會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常見病、多發病的病種情況,設立個性化雙向轉診病種目錄,幫助基層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形成“一院一品(特色)”差異化發展,為患者提供精準服務。(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四城區第二輪公租房實物配租12日啟動2023-10-11
- 福州老字號德天泉澡堂新裝亮相2023-10-11
- 福州鼓樓:從“為民做主”到“讓民做主”2023-10-11
- 福州政務服務能力邁入全國第一梯隊2023-10-11
- 福州實現外籍人員刷手機坐地鐵2023-10-11
- 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籌備工作有序推進2023-10-11
- 全省首發“八閩家庭福卡”惠及238人2023-10-10
- 亞熱帶特色果蔬菌加工重點實驗室在福建福州揭牌2023-10-10
- 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全要素演練10日在福州舉行2023-10-10
- 海峽杯青年撲克大賽舉行2023-10-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鼓樓:從“為民做主”到“讓民做主”2023-10-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