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鼎峙,兩江相擁,139條內河縱橫交錯,構建了有福之州的山水骨架與自然肌理。旖旎的城市水系和澄凈的鄉間溪流深深鐫刻進福州的文化血脈。
環境優美的黎明湖公園。記者 林雙偉 攝
福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榕工作期間,前瞻性地提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治水方略,2021年在福州考察期間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這為福州河湖水系綜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牢記囑托,不忘使命。福州市水利局緊緊牽住“創新”之手,開展全域治水,取得了亮眼成績單:獲評全國十大“大美之城”,2021年、2022年河湖長制工作先后獲得國務院、福建省正向激勵,河湖水質達“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機制創新
守護一城碧水
一汪清水自西湖緩緩而下,經過彬德水閘注入閩江,沿途古橋、寺廟、榕蔭等應接不暇。位于中心城區的白馬河,綠水淙淙,流韻潺潺,見證著千年榕城古韻。“從西水關到黎明湖,沿途古閘、古橋、古榕等景點和碧波流水相得益彰,美得令人陶醉!”家住鼓樓區黎明湖附近的市民在游玩內河渡船時不由感嘆道。
河湖水質穩中有升,河湖面貌不斷改善,水環境水生態持續向好。福州河湖治理的成效來自注重機制創新、舞好治水管水“指揮棒”的決心。
福州市建立水系提升“6+X”日常監督聯席會議機制,由市紀委監委牽頭,市委巡察辦、市效能辦、市水利局(河長辦)、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等單位參與,每月定期實地巡查并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協調解決河湖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每年安排流域補償資金3000萬元,實施差異化流域生態補償,補償金向上游、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傾斜。
“長樂區每年從鄉村振興獎補資金中單列800萬元作為水質生態補償資金,通過獎‘好水’罰‘差水’,調動全流域鄉鎮(街道)管水治水積極性。”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福州市還創新建立“司法生態+保險”機制,永泰縣簽訂大樟溪流域水環境質量綜合保險協議,運用保險機制籌集生態修復費用和治污費用。
科技創新
推動河湖“智”理
一個36平方米的數字屏幕占滿整整一面墻。在永泰莒口調度中心,記者見到了“一閘三線”工程的“智慧大腦”。“通過數字化管理,調度中心不僅實時監控‘一閘三線’各點位的水位,還會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水質不達標,會立刻發出提示。”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的福州,護河愛水的路上從不缺少“智慧”元素。福州市在全省首創成立福州市河湖水系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建構智慧水利平臺,統籌調度指揮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優化配置、水污染防護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涉水事務監管等水安全事件。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溪源溪小流域數字孿生項目,為福建省唯一入選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優秀應用案例名錄的項目。長樂區打造了福建省內第一個縣域數字孿生流域。全省首創“數字化+物業化”河湖管理新模式,還通過第三方無人機、無人船和智慧河長助手、巡河APP等實現“水、陸、空”全方位河湖智慧化管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數字化的“智”水模式下,“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萬鳥翔集”的生態家園建設持續推進,市民游客漫步其間可“看山、望水、走巷、憶鄉愁”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理念創新
構建“七水”同治體系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今年年初,福州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全域治水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基寧水、集約用水、控源清水、以文活水、產業興水、數字管水、護河愛水,構建“七水”同治體系,為全面建設人水和諧共生的海濱城市、山水城市,明確了任務書、路線圖。
強基寧水。水是福源,也有隱憂,為了治水之患,市水利局開出治水良方:加快推進閩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福州段)和閩江流域福州段防洪四期、六期工程建設。新建改造市政雨水管網,加快實施福州市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目前已實現東線應急排洪。
集約用水。既要有水喝,也要喝好水。市水利局印發《福州市“十四五”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等文件,實現了節水全覆蓋管理。目前,“一閘三線”工程長樂、閩侯、福清輸水線已正式通水,市里正在謀劃建設閩江口城市群水資源配置提質增效工程,開發利用大樟溪優質水源,建設大型龍湘水庫和輸水線路,向福州主城區和濱海新城、東南科學城(含大學城)提供充足的優質水。
護河愛水是以文活水、產業興水的重要基礎,只有“水清岸綠白鷺飛”,才有以文活水和產業興水的“水”基礎。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福州市“河長日”,開展集中巡河護河、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等活動。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市水利局成立了推進全域治水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制定責任清單、項目清單。”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局將持續按照責任清單和項目清單扎實推進全域治水各項工作,讓百姓生活在福州,處處可見“山水畫”,共享全域治水成果。(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林華冬)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市衛健委發布《福州市健康證辦理機構名單》2023-06-30
- 福州部分普高特色創新班自主招生預錄取名單出爐2023-06-30
- 2023福建省醫療器械企業與醫療衛生機構“手拉手”對接活動在福州舉辦2023-06-30
- 福州鼓樓區發布全域旅游手繪地圖 開啟紅色“尋福”之旅2023-06-30
- 福州屏山社區開展“迎七一·憶初心·感黨恩·聚合力”主題黨日活動2023-06-30
- 福州晉安區日溪鄉鐵坑革命展陳館開館2023-06-30
- 老福州夏日民俗,你知道多少?2023-06-30
- 鼓嶺故事 “緣”來于此2023-06-30
- 福州市人社局對外服務窗口服務時間調整2023-06-30
- 福州首例臺企合規改革試點案件妥善解決2023-06-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3福建省醫療器械企業與醫療衛生機構“手拉2023-06-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