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法院審結的
“福建劉某某微信小程序侵權案”
入選“劍網2022”專項行動十大案件
2022年,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組織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2”專項行動,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聚焦網絡重點領域,加大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力度,查處了一批網絡侵權盜版大要案件。為深入宣傳專項行動工作成效,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四部門發布“劍網2022”專項行動十大案件,“福建劉某某微信小程序侵權案”入選。
福建劉某某微信小程序侵權案
根據投訴線索,福州市公安局在版權行政執法部門配合下對該案進行調查。經查,劉某某盜取福州某公司小程序源代碼,修改后制作6款小程序通過社交軟件運營非法牟利,非法經營額約25萬元。2022年,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劉某某等有期徒刑八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并處罰金80萬至120萬元不等。
點評
該案是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聯合掛牌督辦案件,雖涉案金額不高,但體現出版權執法部門不斷適應版權保護新形勢、探索新技術版權保護的態度和能力。在案件查辦中加強兩法銜接、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及時作出侵權認定,可為類案查辦所借鑒。
詳情
2022年,福州鼓樓法院審結一起侵犯寶寶巴士公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刑事案件。據悉,該案系全國首例微信小程序的侵犯著作權案。
研發微信小程序
2019年初,被告昆山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研發微信小程序。該公司總經理劉某指使公司技術總監提取福州市智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寶寶系列小程序源代碼,并交給該公司產品經理王某、袁某,由二人率領其所在的移動項目小組技術員添加廣告后修改制作出六款微信小程序。
上架公開發行
之后,被告昆山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其關聯公司的名義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上述微信小程序上架到微信平臺公開發行,獲取利益。
版權侵權鑒定
經福建中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上述六款微信小程序與權利人擁有著作權的計算機軟件程序的核心文件代碼構成實質性相似。經福建省版權局認定,上述六款微信小程序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的計算機程序。
福州鼓樓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單位昆山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計算機軟件,非法經營獲利,該公司總經理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參與非法經營獲利,公司產品經理、移動項目小組技術員作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參與非法獲利,均屬情節嚴重,其行為均構成了侵犯著作權罪,故判處被告單位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劉某某等人有期徒刑八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不等刑罰,分別適用緩刑,各并處罰金。
承辦法官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中侵犯著作權罪的“復制發行”與著作權法中的“復制”和“發行”,包括了復制作品、發行作品、既復制又發行作品,也包括了信息網絡傳播作品的行為,還包括了破壞計算機軟件技術措施的行為,涵蓋的范圍廣。而本案被告人以盈利為目的,擅自“復制”他人微信小程序的源代碼并植入廣告后,上架到微信平臺公開信息網絡傳播,系屬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公眾傳播他人計算機軟件的行為,符合本罪的構成要件,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市場主體應當正確認識剽竊他人作品的法律風險,杜絕僥幸心理,自覺維護版權市場秩序。
近年來,微信小程序作為新興的計算機軟件市場,具有傳播速率快、面對人群廣、作品集中度高、服務方式多樣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也面臨侵權多發、易發等問題。本案是全國首例微信小程序侵犯著作權罪案件,該案的判決體現了鼓樓法院不斷適應著作權保護的新形勢、全面準確適用知識產權刑事司法政策、加大知識產權犯罪的打擊力度、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的決心。
責任編輯:趙睿
- 鼓樓法院開展司法警務實戰化訓練2023-02-28
- 鼓樓法院發出首份《夫妻共同財產申報令》2023-02-28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減證便民”2023-02-22
- 公安部部署開展“昆侖2023”專項行動2023-02-22
- 鼓樓法院:開學第一課 普法護青春2023-02-14
- 廈門新版知識產權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2023-02-10
- 兩岸專家共議知識產權保護與交流合作2022-12-12
- 保護世界杯知識產權 福州海關查獲800多件物品2022-12-07
- 福州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五年結碩果2022-12-02
- 漳州市發布首批免費 專利開放許可項目2022-11-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中國紅茶大會暨坦洋工夫茶旅文化節3月152023-03-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