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福建省觀鳥協會志愿者在開展“SEE任鳥飛項目——興化灣福清區域水鳥調查及保護行動”中,在福清市江鏡鎮海邊,發現20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這是福建省觀鳥協會開展福建沿海水鳥調查18年來,這一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在秋冬季最早飛臨興化灣的記錄。往年須到10月底至11月,黑臉琵鷺才會從北方沿海繁殖地陸續來到福建興化灣。
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其行走姿態優雅,修長纖細的長腿給它增添了諸多“仙氣”,被喻為“黑面舞者”。
今年初開展的全球黑臉琵鷺同步普查數據顯示,黑臉琵鷺全球種群總數為6162只。興化灣是黑臉琵鷺在中國大陸主要越冬和遷徙停歇地之一。在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和興化灣濕地,都有少量黑臉琵鷺成為留鳥。
據參與本次調查行動的福建省觀鳥協會會員“阿曾”介紹,這次發現的黑臉琵鷺,數量較多且比較謹慎怕人。它們遠遠發現人類,就起飛盤旋尋找新的落腳點,有時在空中飛半小時都沒有降落下來,應該是從北方遠道而來的遷徙先鋒部隊。而它們落腳的區域,就位于今年1月底剛被批準建立的福清興化灣水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這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地和越冬地,是福建省水鳥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
福建省觀鳥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表示,這些黑臉琵鷺之所以較往年提早來到福建,很可能與氣候變化相關。福建省氣候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黃志剛也認為,今年國慶假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大規模寒潮天氣,中央氣象臺發布了“史上最早寒潮預警”,多地氣溫“斷懸式”下降。這輪寒潮的出現時間較往年更早,可能對正在當地棲息的候鳥產生影響,促使它們提前南下。(記者 邱泉盛 王光慧 通訊員 陳雪玲/文)
責任編輯:趙睿
- 閩臺“福”文化書畫展在榕展出2022-10-09
- 福州市第二醫院奧體院區揭牌開診2022-10-09
- 福州倉山區深化拓展“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2022-10-09
- “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成就展引發參觀熱潮2022-10-09
- 福州淮安遺址公園已有雛形?相關部門:方案仍需優化2022-10-09
- 福州市帝封江片區擬新建4條道路2022-10-08
- 長樂:風起東海之濱 勇立潮頭再出發2022-10-08
- 鼓樓:奮楫揚帆再遠航 “最美窗口”展風光2022-10-08
- 國慶假期,福州閩江游、內河游人氣火爆2022-10-08
- 國慶假期 福州文旅惠民激發出游熱情2022-10-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第二醫院奧體院區揭牌開診2022-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