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記錄開拓者前進的腳步,年輪寫下奮斗者追夢的華章。十年來,閩侯走過的每一步都在創造歷史、改變生活。
非凡十年收獲了什么?答案是閩侯百姓每天日益增加的幸福感,也是閩侯發展的亮眼成績單。作為最靠近福州主城區的縣,閩侯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縣域經濟實力全國百強縣排名從2011年的第100位提升到38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閩侯這座人文浸潤的古老縣邑已蝶變為宜居宜業的科教名城、產業強城、宜居新城。一座充滿活力的濱江新城,正闊步走向未來。
東南汽車城:產業強城崛起
一家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越高,就越能站到行業的前沿,擁有越多的市場份額。福州泰全工業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頭部企業”。
2015年以來,公司平均每年增加2條生產線,目前已達到19條,這兩年科技研發檢測設備投入每年達上千萬元,并吸引5家上下游企業落戶東南汽車城。
泰全公司是東南汽車城汽車配件企業中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近年來,東南汽車城注重強鏈、補鏈、延鏈,推動企業轉型,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形成汽車產業鏈、新材料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鏈“三鏈并進”的良好發展格局。
為了讓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東南汽車城在硬件建設上也不遺余力。
9月6日,記者來到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施工現場,廠區建設已經封頂,正在進行管網建設和主體裝修,預計年底投用。
自來水廠首期規劃日供水10萬噸,可滿足當地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東南汽車城及周邊鎮區日用水量達5萬噸,原來是‘靠天喝水’,不下雨就要面臨缺水的尷尬,干旱時要抽閩江的水才能保障用水需求。‘一閘三線’工程引來的大樟溪原水和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提供的高質量自來水,可以為東南汽車城及周邊鎮區‘解渴’,東南汽車城的開發建設更有底氣了。”閩侯縣建設投資集團工程部經理過華平介紹,水廠投用后將第一個在全省大規模采用超濾膜技術,該技術可去除絕大部分病毒、藻類等,極大提升供水品質。
東南汽車城的崛起是閩侯建設產業強城的縮影。通過推進“鏈長+招商專員”工作機制,東南汽車城持續延鏈補鏈強鏈,近年來促成海通軒轅、六和汽車零部件、隆恒實業等102個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目前,東南汽車城已成為以福建奔馳和東南汽車兩家整車生產企業為龍頭,帶動135家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和42家汽車銷售企業抱團發展的集群式汽車產業基地。
同時,七里學校、閩侯縣人民醫院等一批重點民生保障項目陸續建成投用,正祥廣場、林森大道(二期)、科創中心、人才公寓、淘江水系綜合治理等項目正加快推進……東南汽車城的基礎配套不斷完善。
福州大學城:科教名城興盛
今年9月開學,福建工程學院返校師生驚喜地發現,學校新增了一座北大門,并新修了一條通往旗山湖公園的柏油路,學校環境煥然一新。
“新校門迎新生”項目是大學城品質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十大項目之一,這十大項目還包括十里煙火學生水街、旗山湖青春創客天地、花漾大學城、相聚大學城·創意雕塑展、紅色文化特色街區、網紅露營打卡地等項目。
上街鎮綜合技術保障中心主任林大思說,攻堅行動10個項目有的已經建成,有的還在建,都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大學城的硬件設施,讓大學師生在大學城找到家的感覺。
為加強校地合作,閩侯縣創新組建22個高校專班,“點對點”做好服務工作,確保對接能落地、實時有反饋、跟進出成果。為提升大學城片區宜學宜業宜居宜游品質,閩侯縣高標準完成中美路、溪源宮路、學府路、邱陽西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和沙堤市民公園建設,地鐵2號線直達大學城,旗山湖、梅園上街酒店、天福茉莉花產業園建成并投入使用。
借助大學城智慧,打造“科創總部”。閩侯推動“一江一湖一城一小鎮一大街”建設,整合大數據科學園、侯官均和智能小鎮等科創載體,“一片多點”建設科創走廊。目前,科創中心全面建成,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整體入駐。閩侯還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共建研發平臺,已經進駐福大紫金氫能、鷺燕醫藥等團隊和企業34家。福大紫金氫能成功突破了“氨-氫”能源循環的技術瓶頸,解決了氫能產業“卡脖子”難題,與中國石化合作共建全國首座氨制氫加氫一體化示范站。
高校匯聚成城,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福州大學城在建設全國一流大學城中拔節生長。
區位近主城:宜居新城誕生
站在建設中的竹岐新區江濱路上眺望,路與江之間是一片怒放的花海,江對面是日新月異的閩侯縣城,身后是古樸的大型文旅綜合體——閩越水鎮。
“竹岐新區江濱路一期工程將于年底完工。項目一期建成后,可快速通過白龍洲大橋直達縣城主城區,從竹岐到甘蔗至少節省15分鐘車程。項目二期則直接通達地鐵二號線蘇洋站。”閩侯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余金星介紹,竹岐新區江濱路建成后將加快竹岐新區融入閩侯宜居新城建設,還能為閩越水鎮帶來更旺的人氣,加速閩江兩岸跨江聯動。
江濱路的建設,讓竹岐鄉沿江地區顏值立刻“高大上”起來。每到夜晚,江南岸雨后春筍般建起的建筑,與北岸縣城的燈火交相輝映,讓人充分感受到生活在閩侯這座宜居新城的幸福與美好。
這十年,閩侯城鄉面貌一新,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并成功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荊溪、上街等7個鄉鎮納入福州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城鄉發展框架全面拉開,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等重點區域發展提速,縣城新區華麗蝶變、舊城改造穩步推進,“科教名城、產業強城、宜居新城”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隨著白龍洲大橋(總投資22億元)正式通車,甘蔗、竹岐、荊溪、上街等地連接更加緊密,“跨江聯動、擁江發展”的城市格局得到進一步拓展。城市宜居品質大幅提升,旗山湖公園、江濱濕地公園、縣博物館、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徐家村古村落風貌區等一批公共休閑文化設施建成開放。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實現全覆蓋。閩侯入選全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和全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縣,2020年縣域數字鄉村指數排名全國第五、福建省第一,并被授予“國家生態縣”稱號。
一切發展為了人民。10年來,閩侯每年超過七成財力用于民生支出,精準實施572件重點民生實事。教育事業均衡優質,新建、擴建公辦學校(幼兒園)80所,新增學位5.3萬個,成立教育集團4個,順利通過教育兩項督導省級評估驗收,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衛健事業蓬勃發展,基本建立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獲評省級“衛生應急示范縣”。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站點)16家,投用長者食堂9家,實施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惠及1.3萬人。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對閩侯這十年發展成效的回顧,是一個小結,更是一個新的起點。閩侯縣將繼續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進一步發揮“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區位近主城”三大優勢,加快建設“科教名城、產業強城、宜居新城”,奮力打造新時代現代化濱江新城,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數”說發展
政務服務群眾滿意度提高到100%
位列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第7位
2021年民生支出80.3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36%
全縣擁有各級各類學校294所、提供學位13.85萬個
常住人口突破100萬
榮譽榜
閩侯連續12年入圍全省十強縣,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縣域經濟實力全國百強縣排名從2011年的第100位提升到38位,位列全國創新百強縣(市)第21位。
(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張存金 蘇楓 范志鳳/文 記者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閩侯上街拆除3座違建2022-09-08
- 閩侯成立多維調處中心化解糾紛2022-09-06
- 閩侯:兩家違法排污企業開展異地修復2022-08-26
- 閩侯:奮力打造新時代現代化濱江新城2022-08-18
- 全國百強縣排名 閩侯十年躍升62位2022-08-18
- 福州白龍洲大橋通車 閩侯加速融入主城區2022-08-18
- 國網閩侯縣供電公司:凝“新”聚力 上好“入職第一課”2022-08-16
- 閩侯南通鎮上洲村用小積分“兌”出鄉村振興新動力2022-08-16
- 福州閩侯:千年侯官煥新生2022-08-16
- 閩侯縣甘蔗街道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演練2022-08-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落實新噪聲污染防治法 福州“靜夜守護”在行2022-09-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