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活力迸發 榕城高歌猛進
福州厚植創新創業創造沃土,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奮進“十四五”,在福州躍動上揚的經濟曲線里,創新創業創造是最強勁的脈搏。
看主體:截至去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2795家,總數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凈增速連續4年居全省第一;去年348家企業入選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全省第一。
看投入:2020年全市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達225.47億元,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
看轉化:去年全市技術市場交易總額達71.28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福州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搭建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企業、聚集創新人才,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全面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為福州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打造強勁引擎。
創新平臺云集 打造科創走廊
精度再高一點,速度再快一點!在高新區科創走廊的閩都創新實驗室,高速高精度IC芯片光學量檢測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進展順利,對標國際的第一臺自動化檢測設備將于9月亮相。
檢測是保障芯片質量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95%以上的檢測設備都依靠進口。“我們的項目投產后,將打破國外技術和產品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榕籍“海歸”領軍人才陳有章胸有成竹地說。
實力和底氣,源于自主創新。閩都創新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已突破關鍵核心技術40多項,申請發明專利244件,孵化成立高技術企業10余家。
隨著閩都創新實驗室、海峽創新實驗室等省內最高端的重大科技平臺相繼落地,去年剛剛啟動建設的福州科創走廊,已云集4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創新大潮競相奔涌。
5月,福耀科技大學(暫名)破土動工,百臺設備運轉有序,千名工人鉚足干勁搶工期。這片創新土地正瞄準制造業高端技術短板,打造產業工匠式領軍人才成長的搖籃,有望在明年秋季迎來首批學子。
6月,作為福州科創走廊建設示范園區——位于晉安區的福州數字內容產業園正式開園。昔日的舊廠房經過升級提升,被注入新的夢想,將打造以數字內容產業為主的都市型新興產業集聚地。
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模式,福州科創走廊逐步形成“一城四區 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與老城區實現聯動,福州軟件園、旗山湖“三創”園、晉安湖“三創”園等產業園承接著科創走廊帶來的創新流量。
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目前,福州科創走廊已建成217.3萬平方米載體,落地科大訊飛區域總部等300個項目(企業),匯聚各類創新平臺逾360個……創新要素加速集聚,蘊藏了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
以自創區福州片區為牽引,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福州已形成“一區二十四園”格局,推出改革創新舉措37項。榕城大地,正亮起一棵又一棵“科技樹”。
激活創業主體 匯聚創新洪流
“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激勵著福州企業勇攀科技創新高峰。
今年2月,北京冬奧會實現全球首次大規模使用8K技術進行直播,這其中就有福州企業帝視科技的貢獻。他們與北京廣播電視臺成立AI超高清制播實驗室,通過AI技術實時將4K信號增強至8K直播信號,圖像細微至人臉部毛孔、睫毛、皮膚紋理等都清晰可見,達到節約帶寬和增強畫質的雙贏效果。
帝視科技由英國帝國理工大學計算機博士童同和同學高欽泉回國創辦,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前沿技術研究與行業應用產品開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帝視科技獲得首屆“植根榕城”福州市優秀創業項目一等獎。
“企業這幾年發展很快,產業前景也很好。”童同說,福州是帝視的福地,這里的產業集群效應和配套服務,讓公司快速實現了從初創到領先的蛻變。
在福州高新區,福州留學人員創業園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園區”孵化鏈條。專注于互聯網加密通信領域的北卡科技,就誕生在這里。經過8年穩扎穩打,北卡科技在創始人陳明志的帶領下,已擁有知識產權100多項,成為行業標桿企業。
在閩侯,六和機械始終瞄準市場新需求和產業發展新方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從汽車底盤零件生產商,成長為全球唯一能生產通用九速變速箱泵蓋的龍頭企業。“我們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輕量化零部件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發展。”六和機械生產部副經理楊心彥說。
伴隨創新創業快速發展,“以科技為引領、向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創業,逐步成為重塑經濟的主要力量。
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去年起,福州還聚焦16條產業鏈,首次啟動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項目。
張榜求技術,誰有本事誰揭榜!日前,福建景豐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高強耐磨聚酰胺纖維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技術需求榜單。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福州市福塑科學技術研究所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欣然“揭榜”。目前,聯合研究團隊正緊鑼密鼓攻克難題,預計項目完成后,將幫助企業實現年產高強耐磨錦綸6材料3000噸,新增產值1億元、利稅1600萬元。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力有序推進“揭榜掛帥”,將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進一步提高創新鏈的整體效能。
厚植創造沃土 構筑創新生態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需要天更高、水更闊。同樣,創新創業創造動能的激發和生長,也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
培育肥沃土壤,福州讓各類主體有了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根基——
閩侯縣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共建研發平臺, 閩都院士工作中心啟用,持續提供科技和人才的強力支撐;2750套大學城公共租賃房加快建設,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上演文藝盛宴,不斷擴展公共服務資源的共建共享。
作為全省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產學研基地,福州大學城正向著“宜學宜業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學城”目標,構建起一流的創新創業創造環境。
新的希望還在一個個雙創孵化載體中孕育。博思創業園今年躋身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福建首家民營國家級專業型(大數據、智慧城市領域)科技企業孵化器。
自“十三五”國家全面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以來,福州已建成市級眾創空間132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省級78家),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8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20家)。全市雙創孵化載體總服務場地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培育孵化畢業企業1239家,已上市(掛牌)企業40家。
澆灌陽光雨露,福州讓“追夢人”感受到滿心誠意——
為來榕留榕就業創業并落戶的年輕人保駕護航,福州打響“好年華,聚福州”特色引才品牌,出臺《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留榕就業創業七條措施》,在全國率先推出畢業生“萬元生活補貼”、人才住房保障“萬人計劃”等優惠政策。
天津大學碩士畢業生嚴昌飛入職企業不久后,就收到了“萬元生活補貼”。“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萬元補貼就是一場及時雨,將幫助我們邁好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嚴昌飛說。
福州還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服務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加快打造最優“營智環境”的意見》,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植根榕城”優秀項目資助、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租用場地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多項優惠政策,多管齊下為“追夢人”助力。
搭建逐夢舞臺,福州讓各類英才脫穎而出,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作為芯片布局設計的重要一環,PCB布線工具長期以來被國外壟斷。在2021年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上,來自福州大學的年輕團隊打破技術藩籬,成功探索芯片間的自動布局設計,實現我國在該領域的突圍嘗試,一舉奪得大賽特等獎。
眼下,2022年榕創嘉年華暨第六屆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等創新創業賽事正在福州火熱推進。“福州智造”亮相全國競技場,一代又一代創業者將在福州開啟新的逐夢之旅。
以創新創業創造驅動發展,以創新創業創造引領時代。福州正加速構建全鏈條“三創”生態圈,為創新松綁、為創業加油、為創造助力,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創造新輝煌。(記者 楊瑩 莫思予 林晗)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五所民辦小學今日現場搖號錄取2022-07-08
- “穿越千年古城 同心同夢同行”福州市港澳臺學子福州古厝主題暑期研學營開營2022-07-08
- 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青春筑夢新時代,志愿服務進社區2022-07-07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推進電纜專業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培育復合型專業人才2022-07-07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推進電纜專業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培育復合型專業人才2022-07-07
- “福州魚丸上高速”首店在福泉高速大往服務區開業2022-07-07
- 福州“青村年華”公益訓練營本月底開班 為期4天2022-07-07
- 福州多個公交場站建設有序推進 潭橋公交首末站完工2022-07-07
- 福州公積金個人賬戶完成年度結息2022-07-07
- 閩贛打造動車經濟圈 為經濟騰飛注入動力2022-07-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穿越千年古城 同心同夢同行”福州市港澳臺2022-07-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