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黨代會報告摘要】 做大做強做優制造業,是我省經濟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重點。要著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施制造業競爭力提升行動,做大產業集群、做強龍頭企業、做優產品質量。
上月,福清企業福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發布其新產品——8微米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最薄的BOPP薄膜,更環保、更實惠,新產品迅速引起下游企業關注。
如今在福清,產品質量、市場銷量全國之最、世界之最并非個例:坤彩科技,全球最先進的鈦白粉生產企業;福耀玻璃,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商……
一個個質量、銷量、規模冠軍,從何而來?記者在企業聽到了這樣的答案:研發久久發力,才能換來優質產品;龍頭舞動鏈條,才能做大產業集群;培育創新沃土,才能讓冠軍層出不窮。
冠軍的背后,是福清制造業向更大、更強、更優目標邁出了有力的步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在2021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福清躍升至全國第13位,自2016年該榜單首次發布以來,福清已連續向前提升29個名次。
創新驅動,打造核心競爭力
燈光照在T臺模特的臉上,眼影閃爍著動人的光彩;晨曦映射在一輛輛轎車上,漆膜躍動著五彩的光澤……日常生活中,這些五光十色的大小場景,都離不開珠光材料。云母和二氧化鈦(鈦白粉)是生產珠光材料的主要原料,鈦添加量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色彩。
放眼全世界,能控制這些色彩的,有一家福清企業——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坤彩科技已掌握鹽酸萃取法生產高端鈦白粉核心技術,突破了全世界幾十年來想突破的技術瓶頸,以此建設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線。“十四五”期間,坤彩科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端鈦白粉生產基地。
“這是研發中心歷經10多年技術攻關的收獲,共投入研發費用達12億元。”坤彩科技董事長謝秉昆介紹,鈦白粉在全球有1000萬噸市場,中國是低端鈦白粉制造大國,但高端鈦白粉一度嚴重依賴進口,如今終于靠自主創新實現了逆襲。目前,坤彩科技是全球珠光材料產品系列最豐富的生產供應商之一,寶潔、迪奧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均使用坤彩產品。
在福清市實施科技創新專項行動的引導下,以坤彩科技為代表,一家家福清企業“創新不問出身”,對研發不懈投入,對創新矢志追求。2021年,福清市新增新技術、高附加值“兩高企業”61家。福耀玻璃、福抗藥業的工程研究中心被評為2019—2020年度“省級優秀”,新福興玻璃、宏港紡織科技、福融輝實業等3家入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創新,讓福清企業不斷突破核心關鍵技術,迸發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此前,國內BOPP薄膜厚度的瓶頸是10微米。我們試驗幾百次,終于達到了8微米。”福融新材料公司總裁張曦介紹,雖然只相差2微米,但可以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龍頭引領,鍛造優勢產業群
靠創新拿下質量冠軍的福融新材料,還要做產能的冠軍。上月底,福融新材料與德國布魯克納機械有限公司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再次引進6條世界最先進的BOPP/BOPE生產線。去年10月,福融新材料年產高強度聚烯烴膜材料70萬噸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已引進14條世界最先進的BOPP/BOPE薄膜生產線,計劃2023年全面投產。屆時,將建成全球最大的塑料薄膜智能制造基地。
福融新材料用于生產塑料薄膜的原材料,是聚丙烯。過去,這種原材料大量依靠進口。如今,因為福清一家企業對產業鏈的發力,不僅讓聚丙烯從進口變為出口,而且又將誕生一個冠軍。
時下正值寒冬,在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的中景石化120萬噸共聚聚丙烯項目建設工地上,機器轟鳴,熱潮涌動。“兩個施工單位近400人的隊伍同時施工,今年上半年可以達到投產條件。”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經理黃敏介紹。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已安裝世界單套最大的共聚聚丙烯生產裝置,投產后,加上原有產能,中景石化的聚丙烯年產能將超過20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單產聚丙烯生產基地。
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按照這一思路,福清著力實施“扶持龍頭壯大產業”行動,培育壯大制造業龍頭企業,全面實施補鏈、壯鏈、強鏈,不斷形成冠軍級產業集群。
2020年3月,萬華化學集團福建產業園MDI項目簽約落地。作為福州市近年來引進的最大化工產業項目,帶動了一大批產業鏈項目落地,進而孵化出更多冠軍。
投資50億元的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就是一個代表。“我們可以就近大量利用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的PVC、MDI、TPU等材料。”思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空間氣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服務支撐,創新土壤更肥沃
一個個冠軍之花的絢爛,離不開創新土壤的哺育。為幫助企業加快創新步伐,福清市多措并舉,全面發力,支持企業搭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幫助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吸引各類創新要素在福清集聚。
去年,福耀集團與北京大學鄂維南院士團隊、清華大學劉云浩教授團隊聯合啟動數字智能制造合作項目,共同推進汽車玻璃智能制造項目創新研發,攜手為汽車玻璃產業升級賦能。這種“頭部企業+院士團隊”的強強聯合,在福清成為新趨勢。目前,全市共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8家、福州市級專家工作站29家,不斷高位“嫁接”創新資源。
人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圍繞壯大創新人才隊伍目標,福清加強外引、內培,持續優化營智環境。2021年,新認定省級產業領軍團隊1個、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08名,為創新驅動構建最核心的優勢。
為創新服務,為產業賦能,已成為福清各地的共識。在全國首個僑辦工業村——洪寬工業村,“二次創業”的重心是創新科技園,為科技人才創業、科技成果孵化提供支撐載體和優質服務。
“創科園一期建設了辦公研發樓、標準廠房、員工公寓等設施,讓企業拎包入駐,全身心研發,加速度投產。”洪寬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齊云介紹,創科園一期已吸引精密汽車部件、電子信息和光學儀器等高新技術產業進駐,未來將加大力度吸引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落戶,形成創新生態圈,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感言>>>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福清從農業大縣邁向經濟強市的道路上,制造業的貢獻舉足輕重。
心無旁騖做實業,不問出身抓創新。創新,是制造業持續發展的開路先鋒,沒有創新意識、創新行動、創新作為,很難保持競爭優勢,何談壯大?當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創新始終是第一位的核心動力。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加快先進制造業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設。今后,用創新為制造業賦能,讓制造業企業在創新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將優勢做優,把短板補齊,在突破技術瓶頸中找到產業躍升的新機會,靠核心技術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本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毛晨熙
責任編輯:趙睿
- 男子未盡監護義務致外國小孩非法居留 被處警告和1000元罰款2022-01-10
- 福清海上環衛專業隊伍上崗2022-01-07
- 福清城頭發現清初“遷界”碑 是清代遷界禁海政策的重要佐證2022-01-06
- 融入新發展格局 譜寫福清新篇章——專訪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葉仁佑2022-01-05
- 從“營商”到“贏商” 福清有妙方2022-01-04
- 福清專業化治理岸灘和海漂垃圾2022-01-04
- 福清龍田遛街夜市試營業 將于1月中旬正式營業2022-01-03
- 福清新時代文明實踐機構引領鄉風文明2021-12-31
- 福清在全省率先試點“造地”:化腐朽為神奇 變坑塘為耕地2021-12-31
- 福清南嶺鎮黨員打頭陣 推動農旅融合項目建設2021-12-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2022-01-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