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12日,以“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企業家發展年會在福州舉行。
作為財富分配的重要一環,站在共同富裕的時代潮頭,企業應當扮演什么角色?企業如何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將自身發展融入共同富裕新征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企業需要有哪些新作為?參會企業家以觀點,更以行動共議共同富裕路上的企業擔當。
弘揚企業家精神 引領企業達己達人
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看來,共同富裕有兩個重要核心目標,第一是高質量發展,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基所在。第二是高品質生活,這是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所在。年會上,劉慶峰為聽眾細致描繪了一幅“共同富裕,因AI.而能”的圖景:
帶動就業、增加創業,夯實民生根本,科大訊飛的語音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入駐的福建開發團隊數量從去年10月的4.4萬家增加到目前的7.6萬家,為近10萬人提供了創新創業機會;借助人工智能,破解鄉村教師缺少、教學點條件受限等問題,推動教育優質均衡,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幫助提升基層診療和保障能力,減少錯診誤診、避免慢病拖成危重病,防止因病返貧;科技適老、虛擬人溫情陪伴,為進入老年社會提供保障;為未來企業提供數字化員工,在幫助企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大企業蛋糕……
“一代企業家有一代企業家的責任。”劉慶峰表示,“作為新時代企業家,在國家產業鏈安全、在共同富裕、在帶領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是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的責任。”
劉慶峰“達則兼濟天下”的追求,也是年會上眾多企業家秉承的情懷和精神。
“促進共同富裕,解決發展問題是第一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陳建安表示,企業家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期待廣大企業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他拋出了企業家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路徑和思考——
把握擴大內需戰略節點,充分發掘內需潛力,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的發展;大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積極落實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提升區域發展的平衡性;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水平,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穩定就業崗位,投身各類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振興。
中企會企業家俱樂部主席馬蔚華同時擔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目標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過去7年中,馬蔚華和他的同事每年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應、環境效應、ESG原則等,從滬深300指數樣本中評選社會價值最高的99家公司作為樣本股,組成“義利99”指數,以反映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社會價值創造能力與股價走勢的變動關系。
讓他們欣慰的是,多年來,“義利99”指數的收益率不僅跑贏滬深300的收益,而且跑贏中國幾乎所有資本市場的收益率。“這說明在中國由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資本向善社會向上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馬蔚華說。
專注專精特新 為共同富裕貢獻產業力量
“全球每十輛金屬漆轎車就有四輛用的是坤彩生產的珠光材料,目前我們的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企業家對話會上,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秉坤的介紹,讓不少聽眾驚嘆。事實上,作為工信部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坤彩早已是細分領域的“王者”,能與少數國際巨頭一較高下。
在上世紀90年代,這一特種顏料的生產和市場銷售基本上被國外主流生產商所掌控。瞅準這片藍海,坤彩創始人選擇了這個冷門行業,沉心研發。如今,坤彩在國際市場擁有超過80家經銷商,并成功進入全球前十大汽車涂料企業供應鏈。
本屆年會中,不少與會企業家也正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掌門人”。他們一致認為,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僅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一環,更直接關系保就業、增收入、擴消費,是以產業帶動就業、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瞄準“縫隙市場”,擁有“獨門絕技”,在產業鏈上具備話語權。
來自湖南的科力爾電機集團董事長聶鵬舉率領技術團隊研發出高性能伺服系統,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攻克了制約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重要“卡脖子”技術。他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這個階段,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構建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方向推進,有助于連接“斷點”、疏通“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暢通。
中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建榮認為,想要帶動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當務之急是通過政策支持與市場化機制相結合,以及精準、持續、專注的孵化,讓更多專精特新種子企業健康、高效地發展壯大,最終從整體上提升各行各業的創新活力和企業質量。
“培育專精特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專注,要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在一個細分領域。”三棱股份董事長岳建明認為,以盛產隱形冠軍聞名的德國,大量“小而專”的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時間短則十年,長則數十年,“資本如果不能希望在專精特新企業身上掙快錢,只有尊重規律、注重工匠精神,才能在時間的河流中淘洗出真正有價值的專精特新”。
“開展普惠金融、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金融業的基本職責。”興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家進認為,“過去,銀企信息不對稱,客觀上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發展,必須加快金融的數字化轉型步伐,著力圍繞新型經濟、龍頭企業所在的產業鏈開展普惠金融,推動交易變為數據、數據變為信用、信用變為貸款,更好服務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
補短板強弱項 鄉村振興撬動共同富裕
推進共同富裕,短板弱項在哪里?企業家們給出了一致答案:農業農村。
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說,剛剛過去的“十三五”,中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但城鄉差距依然存在,廣大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項在農業農村,優化空間和發展潛力也在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現場對話中,與會者展現了中國企業家的智慧與擔當。
76歲的苗族繡娘潘奶奶,曾經舍不得交每千瓦時5毛錢的電費,去年個人收入卻超過180萬元。在她指尖下產出的繡衣,在國際時裝周T臺上大受歡迎,實力詮釋“新國潮”的市場號召力。用潘奶奶的話說,做夢也沒有想到繡花這么能賺錢。
讓散落于鄉村的傳統工藝走向市場的,是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
在刻板印象中,時尚應該發生在都市。18年前,夏華卻帶著設計師團隊逆行至大山深處,開啟了繡夢深山計劃。構建手工藝者數據庫,集納全國18000多名繡娘資料;搭建紋樣數據庫,將5000余種代表民族美學的刺繡紋樣打造成國潮IP;組建1000多個培訓小分隊,分赴10個省份1400多個縣,將久居深山的繡娘培養成家門口的產業工人;引入現代化平臺,對接400多個國際大牌,每周生產上萬個SKU……通過繡夢深山計劃,夏華實現了她的初心:讓都市讀懂大山,讓未來讀懂過去,讓世界讀懂中國。
夏華的經歷,引發了企業家們的共鳴。
“只有聚人、聚業、聚財,才能真正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2009年,燕谷坊集團董事長何均國從金融業轉戰農業,將目光投向以內蒙古武川縣為核心區域的陰山山脈,這里自古就是中國燕麥的重要原產地。他為這一傳統產業導入現代企業理念,開發出了燕麥拿鐵等符合消費潮流的新品,更構建起企業與農民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當地50%以上人口從事燕麥相關產業,武川燕麥成為當地縣域經濟的支撐產業”。
實現共同富裕,不僅要物質富裕,更要實現精神富裕。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董方軍,把課堂辦到了田間。
2018年開始,他便專注從事鄉村振興工作。所在的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以返鄉資本的形式投資1.4億元,和山東省沂源縣政府共同啟動建設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
董方軍還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以藝術活化鄉村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文化藝術鄉村,在村里建起了鄉村藝術館。去年,他聯合山東財經大學共建了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將大學搬到田間地頭,破解鄉村振興人才瓶頸。
更多企業家在助力鄉村振興、給力共同富裕的路上已經行動起來。通過技術下鄉、資金下鄉、人才下鄉、理念下鄉,廣袤鄉村的“造血”機能正在增強……
責任編輯:趙睿
- 為高齡老人上門辦業務 中信銀行福州分行暖心服務獲好評2021-12-14
- 黨建結對促發展 銀商同行譜新章 武平縣青年商會&郵儲銀行武平縣支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支部共建協議2021-12-14
- “我為群眾辦實事 近鄰服務暖人心”——中信銀行福州分行開展“黨建+消保”金融知識宣傳活動2021-12-14
- 郵政公司上杭分公司黨支部、郵儲銀行上杭縣支行黨支部聯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2021-12-14
- 反詐拒賭,安全支付——郵儲銀行上杭縣支行開展防詐拒賭宣傳活動2021-12-14
- “情暖老人心”做有“溫度”的銀行——郵儲銀行上杭縣支行積極開展銀發工程2021-12-14
- 郵儲銀行長汀支行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2021-12-14
- 防范金融風險 珍愛信用記錄——郵儲銀行經濟開發區支行開展送金融知識進營區活動2021-12-14
- 捷報頻傳!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獲“2021ESG綠色公司之星”等兩項大獎2021-12-13
- 七份為民答卷,初心精彩綻放——“我為群眾辦實事”中信銀行華北片區的鮮活實踐2021-12-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榕臺深度“牽手” 共繪美麗圖景 第十三屆海峽2021-12-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