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涓流,城之壯闊;城之美好,民之所向。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殷殷囑托、深情厚望,是行動指南,更是奮斗目標。
近年來,福州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在守好青山綠水的同時,著力辦好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民生實事,在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新征程中闊步前行。
山水繞城 美麗相伴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在城區、在鄉村,到處都是老百姓引以為豪的生態環境“家底”。
這“家底”里,有藍天保衛戰帶來的片片湛藍。
一支環境執法、監管、監測、科研人員組成的“大氣工作專班”,一套“分析—研判—督查”一體的治理機制,一組“網格+空氣監測站+移動走航”的管理模式,實現顆粒物污染防治行動精準有效,區域聯防聯控不斷強化……
這場持久攻堅戰,讓福州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提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3名,全國重點城市前10名。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良率、優級天數比例均達歷年最優水平。
這“家底”里,有碧水與碧海保衛戰帶來的潺潺碧波。
從閩江、敖江、龍江流域到近岸海域,從城區156條內河到溪流、溝渠,水環境整治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向縱深、源頭、治本推進。黑臭內河不見了,劣V類小流域和“牛奶溪”也基本消除,“河長日”與“雙河長制”的有效運轉,讓治水責任持久夯實。
通過陸海聯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一以貫之。全國首套海漂垃圾網絡監管系統,加上“岸上管、流域攔、海上清”的“海上環衛”機制,護好近岸海域優良水質。
2020年,閩江、敖江、龍江三大流域省考斷面Ⅰ類~Ⅲ類水質比例達92.9%,全市72個小流域省考斷面Ⅰ類~Ⅲ類水質比例達91.7%,較“十三五”初期提升近30個百分點,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這“家底”里,還有凈土保衛戰帶來的綿延綠意。
在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任務,加強農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設用地環境準入管理的同時,福州還實現了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危險廢物生產經營單位的規范化管理。覆蓋所有鄉鎮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迎來提質升級。
民生服務 初心不變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禮包”,是送到百姓心坎上的“穩穩的幸福”。
“張爺爺,手指操要按時做,有不舒服記得給我們打電話。”日前,微尚五鳳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又來到90歲的居民張圣發家中看望。今年6月,社區對老人家里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每周都有家庭醫生上門“問診”。
貼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已走進越來越多的老人生活。福州全市現有養老機構163家,已實現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今年,更是將養老床位“搬”進家中,開展全省首批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預計落地床位不少于400張。
除了“不離家”的幸福晚年,福州還有近在咫尺的“醫”靠。
優質醫療資源逐步下沉、社區醫院“綠色通道”就能約上大醫院號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送上一張張“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藥方”。全國首創“集成化醫改”模式,更為群眾就醫帶來滿滿獲得感。
為畫好安居藍圖,福州持續推進3年舊改行動計劃,涉及五城區106個、近2500萬平方米的連片舊屋區。
紅星排尾片區、洋下危房地塊項目……一個個雜亂的城中村,在百姓的盼望中,實現了從“蝸居”到“安居”、從“憂居”到“宜居”的蝶變。
聚焦“更穩定的收入”,為把“就業的飯碗端得更穩”,福州緊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困難群眾就業,拓展高質量就業崗位供給、重點發掘就業崗位增長點、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扶持。精心打造的“好年華·聚福州”引才特色品牌,正持續發揮“虹吸”效應。
“力爭到‘十四五’末,市級及以上人才總量達2萬人;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30萬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6.6萬人次;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79萬人。”這是福州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的鏗鏘誓言。
文化潤城 魅力綻放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打造具有“國際范、閩都韻”的文化地標。
閩都文化重視保護,更要大放異彩。今年7月,備受全球關注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榕舉辦,孕育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迎來“高光時刻”。
在三坊七巷,《尋夢·坊巷》沉浸式演出大秀古風古韻,讓中外嘉賓交口稱贊;在上下杭,“遇見世遺”系列活動精彩紛呈,讓非遺項目觸手可及;在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綠水青山掩映秀美田園,讓參觀人群絡繹不絕……一場世遺大會,讓閩都文化滋養下的有福之州魅力無窮、活力無限。
既有高大上的文化盛宴,也有“家門口”的文化大餐。繁榮文藝創作方面,閩劇《銀箏斷》、曲藝《血色雞角弄》、音樂劇《茉莉》等一批精品力作受到群眾稱贊;完善配套方面,福州市群藝館新館和市少兒圖書館兩個新館加緊建設,備受百姓期待;提升服務方面,推動福州市圖書館、福州市非遺展示館等6家文博場館夜間延時開放,交響音樂會、合唱音樂節、文藝演出、主題展覽、紅色旅游等10個系列百項活動接連上演。
發力文旅融合,釋放有福之州活力,福州正加快構建全域旅游發展體系,做大做強閩都文化、溫泉康養、清新生態、濱江濱海等四大品牌,打響福州古厝、溫泉、閩菜、茉莉花茶等特色文化旅游名片,通過文旅融合示范工程,讓閩都文化走向全國、閃耀世界。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沿著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條主線,有福之州宜居成色越來越足,人民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葉欣童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都市圈正在向我們走來2021-11-29
- 引爆市民選購熱情“一縣一周·特產惠農”寧德專場在榕舉行2021-11-29
- 福州各級綜治中心打造疫情防控前沿堡壘2021-11-29
- 福州:文明出游 觀展“泡湯”很舒心2021-11-29
- 福州福山郊野公園:釋放生態福利更好造福于民2021-11-28
- 海絲國際旅游節搭出交流大舞臺2021-11-27
- 福建旅游交易會線上線下觀展人次逾580萬2021-11-26
- 福州國際溫泉旅游節開幕啦 五縣區聯動邀你暢享“福地金湯”2021-11-26
- 第七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舉行2021-11-26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線路帶電消缺除隱患保安全2021-11-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賞非遺之韻 享溫泉之悅”連江縣文旅融合非2021-11-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