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吳其法)眼下,“花蛤之鄉”連江縣曉澳鎮的花蛤進入采收旺季,漁民們每天與潮水賽跑,搶收花蛤,并點對點直銷馬尾、連江等地市場。據悉,今年連江花蛤因水質良好,加上氣象服務和養殖技術指導到位,普遍豐收。
花蛤喜歡棲息在風浪小、水位深且有適量淡水注入的內灣。地處敖江、閩江入海口附近的曉澳鎮道澳村是花蛤“安家”的首選地。該村位于閩江口北岸,村前海域海水與淡水交匯,水溫在20℃左右,適宜花蛤生長。村民們養殖出來的花蛤殼薄、肉肥、汁多、味鮮,深受消費者青睞。
連日來,道澳村花蛤養殖大戶林廷鴻,和雇來的20多名花蛤采收工在海水中揮汗如雨。采收工們帶著采收設備,駕著拖拉機,乘著采蛤船,來到距離村莊約3公里的花蛤養殖區。大家10人一組,行走在齊腰深的海水里,利用泡沫筏、水泵、蛤耙、網兜等工具,將花蛤從海沙中撈出,而后由專人把花蛤運到船上篩選。
個頭大的花蛤被放進泥沙桶里攪拌,部分空殼及破損的花蛤沉了下去,漂浮在泥漿上面的好花蛤被竹篩撈起傾倒在甲板上。漁民們把它們洗凈打包,發往馬尾、連江及省外市場批發銷售。這些花蛤,12小時內便可出現在福州市區各大農貿市場。
“今年花蛤不僅豐產,還很受市場歡迎,每公斤批發價在12元左右。”林廷鴻介紹,連江花蛤一般選在每年12月份種植,翌年5月開始陸續采收,一直采收至10月份。
小小花蛤能量大。據了解,道澳村共有居民8000余人,村前灘涂達1萬多畝。近年來,村民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鼓勵下,充分利用村前獨特的閩江口環境,大力發展花蛤、海蟶、紫菜養殖。作為該村鄉村振興特色產業之一,花蛤養殖面積約5000畝,帶來過億產值。
連江縣去年花蛤養殖面積達1.03萬畝,產量約3.7萬噸、產值約3.8億元。今年花蛤養殖面積與去年相當。采收的花蛤一部分將銷往市場,另一部分則運至育苗場培育,為明年豐產做準備。
責任編輯:趙睿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更換線路合成絕緣子2021-09-06
- 福州市資源規劃局一線“督導” 助力連江有序發展2021-09-06
- 連江琯頭開展流動人口宣傳2021-09-03
- 連江推出“晚晴110”平臺 探索試點社區服務老人新機制2021-09-02
- 連江:“ 小窗口”服務“大民生”2021-09-02
- 連江坑園開展流動人口宣傳2021-09-02
- 連江官坂做好外口清查工作2021-09-01
- 老人行動不便 ?連江法院送款到家2021-09-01
- 連江做“加減法” 守好“安全線”2021-08-27
- 連江縣琯頭鎮政府干部謝高凌:做事有干勁 更要有韌勁2021-08-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更換線路合成絕緣子2021-09-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