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3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藍秀楠)“一把竹篙般般同,哥今下江去撐船……”這首由臺江區文化館創作并錄制的《福州疍民漁歌》演唱視頻,日前被選送參加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如果能夠入選,演唱團隊將于9月赴重慶參加正式比賽。
疍民是指長年住在水上的居民,他們以船為家,日常自娛自樂所唱的歌謠,就叫疍民漁歌。福州疍民早已分批遷居上岸,疍民文化傳承脫離了原生環境。但相關部門一直堅持調查、保存疍民文化,其中的疍民漁歌備受關注。
臺江區文化館館長吳靜介紹,疍民漁歌作為具有濃厚福州地域特色的疍民族群的原生音樂,不但是福州江海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福州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這首歌是他們選摘、改編后創作的新漁歌。
“從選曲到編排,我們花了近兩個月。”吳靜說,在市群眾藝術館、市非遺保護中心的協助下,他們以疍民漁歌為主題,召集了熱心市民與工作人員一同創作、排練福州疍民漁歌新曲。
“疍民漁歌是疍民文化與民間音樂的集中體現。”吳靜介紹,除了把握服裝、腔調、動作、道具等細節,他們還向十番音樂求教,采用了“狼杖鼓”這一本土樂器,既加強了音樂的地域特色,也讓漁歌更加動聽。
在保留原汁原味的韻律與歌詞的同時,《福州疍民漁歌》摘取了幾首經典疍民漁歌的片段串連改編,體現疍民生活背景的變遷及其上岸后的生活新氣象。
“新漁歌之‘新’,是新時代、新氣象、新生活帶來的,不僅是編曲上的變化。”吳靜說,民歌是反映老百姓真實喜怒哀樂的音樂,如今唱起疍民漁歌,與數十年前、百年前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改編這首曲子,讓它更符合廣大群眾的審美,并將安排現場演出。”吳靜表示。
近些年,臺江區先后組織了多次采風活動,對漁歌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展現原生態漁歌的韻味與特征。“我們之前還創新改編了漁歌新曲《新疍民謠》和舞蹈作品《上岸》等作品。”吳靜說,他們也積極推薦申報疍民漁歌傳承人,還在國貨路小學設立疍民漁歌傳承基地。
記者在探訪漁歌文化中了解到,早在20年前疍民便基本上岸定居,對福州疍民文化的保護也已被提上日程。除了關注疍民漁歌,臺江區相關部門多年來一直堅持對區內疍民文化采取一系列保護傳承措施,如實地走訪、收集故事、記錄口述資料等。
《福州疍民漁歌》歌詞
一把竹篙般般同
哥今下江去撐船
積夠彩禮就轉厝
討妹過門入洞房
儂是河下討漁婆
母女啊二人去江河
天晴是儂好日子
拍風啊落雨沒奈何
儂今使力來撥篷
一篷能轉八面風
篷轉風順船駛進
看著前面好地方
哥你駛船莫慌張
好好送客轉家鄉
江上漁歌唱不盡
魚香米香江水香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文明旅游為景區添彩2021-08-30
- 福州規上服務業發展總體向好2021-08-30
- 鼓樓開展“總部有約”品牌系列活動2021-08-30
- 福州:“天眼+地網” 護航蘇萬寶商圈長治久安2021-08-30
- “數字”加持 游客參觀三坊七巷安全又便捷2021-08-30
- “好年華·聚福州”人才線上雙選會成效明顯2021-08-30
- 福州晉安區今秋投用9所新校 新增6000多個學位2021-08-30
- 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力爭明年底建成并試營業2021-08-30
- 9月1日后寄快遞要漲價?福州快遞企業回應了 2021-08-30
- 福州:新學年課后服務 小學初中全覆蓋2021-08-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晉安區今秋投用9所新校 新增6000多個學位2021-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