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吳旭濤 通訊員 洪見文 汪煒娜)2013年起,福州高新區正式托管閩侯縣南嶼鎮及上街鎮建平村等5個村,全面行使托管區域的經濟社會職能。
全新的管理模式、毗鄰福州大學城的資源優勢,加之這些鎮村原本就資源豐富、特色明顯,如何創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福州高新區探索黨建聯盟、政校合作新模式,用好用足資源優勢,通過創新建設“嶼鄰同心”黨建聯盟、校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產業對接等形式,引智入村,使鄉村顏值不斷刷新、產業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創意入村,鄉村高顏值
“大學生真是創意無限,村子太有設計感了!”近日,在福州高新區南嶼鎮五都村,村民陳麗燕看到大學生改造后的村貌,連連贊嘆。
這源于日前南嶼鎮舉辦的鄉村微景觀創意設計大賽,吸引了來自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農林大學、閩江學院等高校的20多支學生團隊參與。大賽的“考題”,就是為五都村“量身定制”村居改造提升計劃。
賽后,在五都村道路上,處處是裝扮一新的風景:裸露的擋土墻變成了綿延的彩繪故事墻,農戶門前多了有花有樹的“小公園”,公共場所有了休憩泡茶的桌椅和遮風擋雨的雨棚……
“經過這群大學生改造,我家成了‘網紅’打卡點。”陳麗燕告訴記者,她家門前裸露的矮墻被福建工程學院的學生團隊用木柵欄和植物裝點,一串串紫色“瀑布”從棚頂傾瀉而下,遠遠看去就像一面花墻。不少村民到此拍照發抖音、微信朋友圈。
“大學生來到鄉村,帶來的是朝氣和新創意。”南嶼鎮副鎮長李佳寶介紹,學生們打造的10處景觀,融入很多五都文化,比如金魚、旗山風光等,不僅讓景觀更加協調,還增強了文化底蘊。
此次南嶼鎮與高校的合作,是高新區依托“嶼鄰同心”黨建聯盟,深化高校和鄉鎮黨建合作的一次嘗試。“嶼鄰同心”黨建聯盟中,既有屬地南嶼鎮,也有高校、金融機構等,引入這些“外力”,可以更高品質地推進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
目前,高新區多個建制村和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簽約設立社會實踐基地,努力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
人才入村,產業破瓶頸
除了改變鄉村顏值,引智入村,更重要的是激發產業活力,提升經濟發展動力。
在位于福州高新區的潘氏金魚養殖基地,村民潘思鋼一直苦于在魚苗中“選美”太難: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篩選出的品種優良性狀很難穩定遺傳,如果能培育出品種優良、穩定的金魚,就能節省一大半成本。
今年4月,潘思鋼領著“嶼鄰同心”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參觀養殖基地,向現場的高校科研人員拋出了這個難題。
“我們就是來解決問題的!”福建師范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葉萍說,學院長期深入五都村的農田和金魚養殖基地調研,關注鄉村發展過程中的科學難題和產業問題。當天,學院博士黃鎮就帶著他的專業技術特長來解決潘思鋼的難題。
“村民只能通過育苗的品相進行選種,我們的科研團隊可以獲知金魚基因組,在基因層面協助選種,更準確也更穩定。”黃鎮介紹,他的團隊通過基因組測序輔助育種技術、誘變育種技術、雌核發育技術,提升金魚育種效率,產生新品系,穩定金魚的優良性狀。今后,黃鎮團隊還將不定期在村里進行采樣分析、病害調查、養殖指導,為五都村的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有了博士助力,潘思鋼又大膽嘗試引入高密度養殖技術。“這是一項新興的養殖技術,可以在單位水體中投放更多魚苗,進行集約化、高密度的強化養殖,使魚生長快、產量多、效益高。”他說。
引智入村、政校合作,給高新區各鄉村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除了五都村,南嶼鎮雙龍村也利用就近優勢,邀請高校專家學者實地考察、獻計獻策,提煉了打造“山、泉、水”特色產業發展路線,鄉村振興前景光明。
智囊入村,發展有支撐
嘗到校地合作助力鄉村發展的甜頭,高新區繼續拓展思路,以黨建聯盟“聯”進更多團體、單位。
“這次加入,還是靠新南公司這個‘媒人’牽線搭橋。”近日,中國銀行閩侯分行南嶼支行黨支部,在新南公司的介紹下,加入了“嶼鄰同心”黨建聯盟并進行簽約。黨支部書記林艷介紹:“接下來,我們將針對當地村民的需求,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
據介紹,除了建立“嶼鄰同心”黨建聯盟,高新區還創新打造了“高新鄰+”黨建聯盟,2個黨建聯盟組成核心圈,根據資源、需求匹配,推動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
在黨建聯盟聚合下,高新區各村發展有了龐大的“智囊團”。“可以充分利用與大學城相鄰的地理優勢,做好研學之旅,這方面可以由我來牽頭。”“俠客谷可以把‘雙院士舊宅’添加到紅色旅游線路中。”“五都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好生態、人才輩出的好故事,可以好好宣傳。”……這些專業而又有可操作性的建議,為鄉村發展帶來良好助力。
近日,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福州高新區管委會、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共同簽署福州高新區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從更高層面助力推進全面鄉村振興。
引智入村,引進的是更先進的理念、更高的標準。近年來,福州高新區增內涵、借外力,在鄉村振興上下足了功夫,目前已構建出以雙龍溫泉生態游、南旗水西林文化游、五都休閑觀光游為核心的大旗山全域旅游體系,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已現雛形,帶動周邊村莊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種有序開展2021-08-10
- 8月9日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 詳情公布2021-08-10
- 積水退去溫暖涌來 受災老人哽咽了2021-08-10
- 鼓樓東光花園小區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發展新路徑2021-08-10
- 福州:文明旅游 從小事做起2021-08-10
- 提醒!晉安區這些區域用戶請做好蓄水準備2021-08-10
- 福州出臺自閉癥兒童康復幫扶措施2021-08-10
- 臺江:200條“微清單”辦出滿滿幸福感2021-08-10
- 福州市資源規劃局:暴雨過后 警惕地質災害2021-08-10
- 福州高新區兩所學校擴建 將新增3990個學位2021-08-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盧碧”未對福州農業生產造成明顯影響2021-08-1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