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鼓樓區都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興辦50件以上為民辦實事項目。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鼓樓區更是緊緊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創新建立辦一批實事、解一批難題、化一批矛盾、領一批心愿、引一批項目的“五個一”機制,從“小切口”入手,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孩子上學更方便 實事辦出獲得感
“因為這所幼兒園的開辦,孩子可以就近上學了。”不久前,在軟件園上班的王城強給孩子辦好了轉學手續。9月,孩子將入讀新開園的旗汛口幼兒園教育集團軟件園教學點,他和妻子再也不用為孩子的接送問題煩惱了。
王城強和妻子都在軟件園上班。和許多“雙職工”家庭一樣,一早一晚接送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去年,孩子上幼兒園了,每天只好由家里的老人帶著孩子乘坐公交車去上學。
好在這樣的日子不會持續太久。今年9月,旗汛口幼兒園教育集團軟件園教學點將正式開園,王城強第一時間將孩子轉學到這里。
“幼兒園離公司很近,步行只要幾分鐘。”王城強說,第一次去教學點參觀,他就喜出望外——“園區場地很大,功能空間也很齊全,還從鼓樓區公辦園抽調老師,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家長很放心”。
旗汛口幼兒園教育集團軟件園教學點園長郭百齡介紹,該教學點一期使用面積超2000平方米,是一所專門服務園區企業職工的公辦幼兒園,投用后將極大緩解園區企業職工入托難的困境。
更讓王城強有獲得感的是,園所結合企業職工實際需要,將延時服務標準化,讓入托孩子們“18點鐘放學”成為標配,“這樣,我們就可以安心上班,下班后接上孩子一起回家”。
為提升學前教育的公辦率,鼓樓區國投集團以接收改建、市場租賃、收購兼并等不同方式,舉辦具有示范意義的公辦性質幼兒園(托育園),探索社區1歲~6歲“托育、早教、幼教”一體化解決方案。
“今年計劃開辦5所托幼園,”鼓樓區國投集團副總經理馬文亮介紹,鼓樓國投白玉蘭托育園已開園,鼓樓國投茉莉幼兒園、鼓樓國投太陽花幼兒園、旗汛口幼兒園教育集團軟件園教學點將于今年秋季開園,鼓樓國投小茉莉托育園于年底前開園。
養老生活更愜意 實事辦出幸福感
“我們街道即將開辦一家新的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太好了,生活又要錦上添花!”
不久前,參加柳河社區活動的居民江秀娥得知了這個好消息,便不時與鄰里討論起來。
已經退休的江秀娥常?;钴S在社區。插花、練球等社區舉辦的文體活動現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南街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建設,將為她提供又一處養老休閑場所。
“南街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選址白馬北路附近,對面就是白馬河公園,不僅離家近,周邊環境也很好。”江秀娥表示,除了休閑娛樂,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提供的醫療康復、日間照料、托養等服務,都讓居民們期待。
南街街道地處市中心繁華地帶,但也面臨土地空間緊缺的難題。“為了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區委區政府通過整合空間資源,決定將白馬北路129號進行改造,開辦一所2000平方米的家園式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鼓樓區民政局養老服務和福利慈善科副科長鄒書婕說。
目前,該項目招標前期工作已經開展。根據計劃,南街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將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
五星級標準體現在哪?據悉,南街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將設置養老顧問區、生活服務區、醫療康復區、文化娛樂區、服務保障區、托養區等6個功能區,為周邊老人群體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或長期托養、上門服務、“六助一護”等服務項目。
為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中心在打造集休閑、娛樂、餐飲功能于一體的養老休閑場所基礎上,還積極拓展功能,將來還會提供特色餐飲配送等服務,力求讓家屬放心、讓老人舒心。
社區治理更智慧 實事辦出安全感
數字時代,智慧社區為居民的美好生活“加碼”。在鼓樓,不少群眾為此點贊。
冶山歷史風貌區通過保護修復,重現2200多年閩都文化歷史;中山社區通過智慧改造,實現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聯動。家住中山大院31座的陳珠妹說,“我們這古厝保護得好,數字治理得好,都成‘網紅社區’了。”
“社區智慧化提升好處很多,最明顯的是安全感滿滿。”陳珠妹告訴記者,智能門禁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筑起“安全線”,智能水電表可以監測獨居老人用水用電情況,讓她這個樓長放心不少。
不久前,中山社區工作人員就收到系統發來的預警,住戶黃依姆家的水表在白天數小時未轉。網格員立刻聯系其親屬,一同趕往現場,將暈倒的老人送往醫院搶救,最終轉危為安。
中山社區不僅增加了130多個物聯感知設備,還升級了社區治理平臺,實現街區人、地、物、事、景的智慧化管理與服務,積極打造中山社區一碼統管。
為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群眾,鼓樓區將打造智慧社區標準平臺,每個街鎮按標準建設1至2個完整的智慧社區。鼓樓區數字辦四級主任科員周榮波介紹,目前已實地調研屏山、鳳湖、陸莊、白龍、建華、烏山6個社區的智慧社區規劃建設相關情況。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鼓樓區將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打造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點。通過不斷完善“一線處置”機制,各街鎮共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4萬件,解決1.32萬件,辦結率98.59%;梳理匯總下發3批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迅速升溫、全面鋪開。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林晗 通訊員 彭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首屆果蔬節8日在馬尾瑯岐舉行2021-08-06
- 福州市魚丸協會成立 打造魚丸產業主力軍2021-08-06
-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福州發出通知!2021-08-06
- 福州處置47處綠化險情 確保主干道暢通2021-08-06
- 112.2毫米!福州市區經歷大暴雨日2021-08-06
- 福州積極應對“盧碧”對城區影響 連續作戰排水防澇2021-08-05
- 防范臺風“盧碧” 福州市教育局發出緊急通知2021-08-05
- 福州臺江區開展藥品零售全覆蓋督導檢查2021-08-05
- 福州晉安區益鳳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二期年底建成2021-08-05
- 全國青梗菜齊聚榕城 福州3個品種獲專家推薦2021-08-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處置47處綠化險情 確保主干道暢通2021-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