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福清佾舞走進學校。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福清融媒體中心供圖
佾舞、宗鶴拳、伡鼓、詞明線戲、板凳龍……福清擁有眾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福清市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專家銜接、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非遺項目創新發展,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非遺從“留下來”到“活起來”“傳開來”,讓這座千年古邑煥發無限活力。
重挖掘
非遺“留下來”
上個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福清佾舞成功上榜。
福清市歷來重視非遺保護傳承,強力夯實基礎性工作。2006年以來,通過普查、評審、整理、登記、建檔,共確認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間手工技藝等15個類別、500多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
為系統保存記錄非遺資源,福清實施非遺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已完成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數字化影像記錄工作,拍攝12個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宣傳片,讓非遺“留”了下來。福清還建立非遺資源數據庫和網絡平臺,不斷完善非遺檔案和數據庫,初步實現了非遺資源的數字化記錄、保存、展示和傳播。
活動多
非遺“活起來”
連日來,在福清市利橋古街展示中心,提線木偶戲、東張窯古瓷、胡琴技藝……一場場精彩紛呈的非遺展示活動輪番上演,讓市民感受福清非遺的獨特魅力。
福清市依托各類載體,大力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進古厝、進文化場所,營造全社會關注、保護和傳承非遺的良好氛圍。
特別以一年一度“鬧元宵·看民俗”民間民俗文化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等活動為載體,深入挖掘非遺內涵,展示福清非遺文化內涵和風采,讓非遺“活”了起來。
同時,福清市還利用歷史建筑,結合閩都地域特色文化、民俗、節慶等,在東關寨、食菜厝和蒜嶺古驛道等景點,開展非遺專場演出。
有傳承
非遺“傳開來”
從2014年開始,伡鼓舞成為新厝鎮硋灶中心小學極具特色的一項校本課程。該校伡鼓舞隊每周進行一次集中排練。
同樣,福清佾舞成為學校“五育并舉”的實踐課程,已在20多所學校推廣,并建立了城關小學、實驗小學、龍華職專佾舞傳承基地,佾舞傳承實現“開枝散葉”。
福清市在常態化開展教學、展示、宣傳的同時,加強非遺傳承人梯隊建設,完善非遺保護單位和傳承人評估、監測和退出機制,實現“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截至目前,有福清市級傳承人67個,福州市級傳承人6個,省級傳承人4個;入列福州市級傳承示范基地6個,入列福清市地方特色的鄉村非遺傳習所4個。
為擴大非遺項目影響力,進一步推動項目傳承,福清市文化館開設了禮樂、佾舞、國學、宗鶴拳等公益培訓班。此外,福清還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模式,結合福清市文創季活動,舉辦非遺文創大賽,吸引專業人才、文創園區等參與非遺衍生品開發設計和生產,加強非遺產品創新能力,助推文創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趙睿
- 保密普法直播宣傳活動走進福清2021-07-23
- 福清線上線下齊發力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2021-07-23
- 福州非遺匠人在線傳播閩都文化2021-07-23
- 福清僑鄉博物館林紹良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2021-07-22
- 趙堡太極拳非遺傳習館開館2021-07-21
- 古厝迎來小小非遺“研究生”2021-07-21
- 當福州非遺遇上臺灣兒童玩具 漆藝在“鳥啼聲”中傳承2021-07-21
- 新型科技環保龍窯首窯開窯儀式在建陽舉行2021-07-20
- 畫說閩西非遺 中國畫名家寫生創作展開展2021-07-20
- 福州非遺為世遺添彩 收藏與世遺文化座談會舉辦2021-07-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民星”參演世遺宣傳片2021-07-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