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2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通訊員 林展羽/文 記者 張旭陽/攝)27日上午,“愛心食物銀行見福福州分行”在東街街道揭牌,這是福州市區首家“愛心食物銀行”。
東街街道將近鄰黨建融入基層治理,充分調動轄區企業參與近鄰服務,宣傳《反食品浪費法》精神,共同發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愛心食物銀行’開業,如果您有需要,可免費領取。”27日9時許,津泰路見福便利店門前,店員們向過往路人介紹“愛心食物銀行”的意義,指引有需要的市民掃碼領取。清潔工老陳掃碼領取了一瓶酸梅湯、一盒紅燒牛肉面。“今天的午飯有著落了。”老陳笑呵呵地說。
“愛心食物銀行”提供臨期食品。當日提供的臨期食品,以泡面、飲料為主。記者在現場看到,保質期為6個月的茶飲料,約還有1個月到期。保質期6個月的泡面,約還有2個月到期。根據見福內部標準,保質期超過三分之二的即為臨期產品。
“供貨商家愛心捐贈臨期食品,依托見福便利店提供給有需要的市民。我們將臨期食品擺放在指定貨架上,市民可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領取。如果不方便掃碼,市民可向店員求助,由店員協助進行領取。”見福福州地區負責人說,當日,約200份臨期食品被市民領走。全福州有100多家見福便利店,接下來“愛心食物銀行”會在多家門店啟動。
東街街道聯合鼓樓區市場監管部門推行和建立“愛心食物銀行”,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創新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反食品浪費法》的頒布實施,更是讓我們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愛心食物銀行’的揭牌是一個信號、一個啟示,號召更多單位、企業、個人加入進來,共同防止食品浪費。”東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從福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臨期食品沒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正規廠家生產的,在保質期內,沒有異常的食品,市民可以正常食用。
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立“愛心食物銀行”,可以防范過期食品進入市場,減少食品安全隱患,還能減少過期食品回收后進行處理和銷毀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有效減輕食品經營單位處理過期食品的負擔,也避免處置過期食品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海漁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5-28
- 福州市婦聯開展慶“六一”活動2021-05-28
- 福州北二通道貴安連接線有新進展 新天地大橋年底主體完工2021-05-28
- 福州金山片區將新建3條道路 緩解相鄰干道交通壓力2021-05-28
- 金閩小學首幢教學樓主體封頂 明年7月全面建成2021-05-28
- 福州市教育局解讀今年中招政策 后年起逐年加大定向生降分幅度2021-05-28
- 福州多個路段交通標志標線調整優化 緩解停車難等問題2021-05-28
- 福州交警直播清理“僵尸車” 40萬網友“圍觀”2021-05-28
- “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啟動 短片評話伬藝京劇齊上陣2021-05-28
- 福州市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2021-05-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媒體聚焦福州 感受閩都文化和城市發展2021-05-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